错误的科普也有用吗?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7-01 09:55:30   阅读量:0

  文/曹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邻居在后院生煤炉。用柴火点着炉腔中的蜂窝煤后,又在炉颈处用水调的湿煤泥糊住一圈,边糊边嘀咕:真奇怪,湿煤比干煤还好烧。我就把刚看来的知识卖弄出来,说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水原子组成的,一烧就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我父亲听到了就笑话说,居然还有水原子!我羞愧得赶紧回去查书。水原子肯定是我自由发挥的,用力过猛。氢气与氧气的事儿,现在记不清了,可能还是看的书,不然的话,在总共就那么几本书的八十年代初,我9岁就自己能想出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好像过于厉害。

  正因为这件印象深刻的事,对于科普中的错误,我一向比较宽容。或许我走上科学道路,正是因为这些正确或错误的科普。毕竟,激发兴趣、接触新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得到正确的知识更为重要。因此,前几天看到《科技日报》登的OPERA中微子新闻漏洞百出,也没放在心上。但是今天看到高能所官方微博转发了这条新闻,其它网站还有不少转发,就有点坐不住了。这条新闻总共17句话,8句是错的,大小共12处错。

  科技新闻有几种来历。一种是科学家供稿,媒体基本上照登,或者记者采访后由科学家审稿,这种基本不会错。Interactions.org上的新闻都是由科学家直接供稿。

  一种是专业科技记者采访,不经科学家审稿。这种情况,记者水平再高也经常会出错。例如大亚湾发现新中微子振荡入选《科学》十大科学突破,撰稿的记者是康奈尔大学粒子物理博士,名门科班出身,但不是中微子方向的,虽然写过很多中微子振荡方面的新闻,这篇新闻也有4处错还有一种就是从英文新闻翻成中文,或者把几篇英文新闻凑成一篇,不经专家审稿。这种错得最多,甚至基本上找不出不错的。《中国科学报》有一篇报道美国LBNE实验的,翻译水平还是挺高的,但有一句话很费解:“2012年8月,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耗资7.89亿美元的探测器,表面上不到原探测器大小的1/3”。“表面上”是什么意思?文中没有引用英文出处,通过几个关键词找到了这篇英文原文。原来,最初的计划预算是很昂贵的,能源部只批准了一小部分经费,7.89亿美元。这些钱只能修原计划1/3大小的探测器,而且没有钱修地下实验室,只能放在地面上。这个表面上是“on surface”,指的是地面上,不是表面上。如果不知道中微子实验一般都应该放在地下,译者理解这个on surface也是不容易的。

  怎么才能减少科技新闻或科普中的错误?仅靠科学家供稿是很没意思的。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看科学,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解读科学。要做到这一点,科技新闻或科普就是一种创作,需要与科学研究不同的能力。但一个科技记者不可能在多个领域达到足够的科学水平,康奈尔博士也不能,因此不能指望靠提高科学水平来解决问题。除了一些有利益相关的情况,都应与科学家交流。能够纠正这篇OPERA新闻中的错误的人,在中国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一个本专业的博士生大概就能消除绝大部分错误。

  在柴静推出雾霾视频时,我首先看的就是她感谢的团队,长长的一串名单,没有一个科学界的。她采访了很多科学家,但没有让专家当顾问,对科学问题把关。几部红火的美国片子,像《生活大爆炸》《星际穿越》,都有科学家与媒体的深度互动,因此真实得无可挑剔。假如雾霾视频有专家顾问,真实度会提高很多,不过煽动性也会降低很多。雾霾视频成功地引发了广泛关注,当然是有用的。看我们追求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