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科”眼中的“民科”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22 15:45:23   阅读量:0

虽然科学领域不分“在宇下”或“在朝野”,但目前来看,所谓“民科”“官科”之分仍然存在,这两个“阵营”也接触颇多。这种“官民互动”本身对于科学发展是好事,经过一定了解之后,在“官科”的阵营中,对“民科”的态度也逐渐分化成:一种完全否定;另一种则指出不足,并给予训练和方法上的建议。北京科技报记者分别采访了持这两种态度的“官科”,来听听他们的观点。

到底什么样的人算“民科”?

张双南:“民科”想推翻科学共同体

我赞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田松对“民科”的定义: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的科学研究的人。他们或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他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科学共同体究竟是怎样进行科学活动的,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交流,只是顽强地以自己的方式从事一种特殊的文本创作,并期望这种文本被科学共同体接受。

在我看来,“民科”的知识水平一直停留在入门之前,虽然他们对科学抱有极大的热情,但并不掌握基本科学研究方法。所谓的“交流”常常不是探讨问题,而是想推翻科学共同体,让科学共同体承认他们的理论。普通科学爱好者不能算“民科”,他们只是喜欢科学而已,既不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目的,也不会不择手段地去争取“官科”的接受。

巩华荣:“民科”科学素养普遍很低

“民科”是采用脱离学科研究主流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的人,这些人对某些学科的被认为是真理的命题进行冲击,试图采用浅显、思辨的方法,而非严谨的逻辑与数理分析去构筑新的理论,挑战现有学科的基本框架或已盖棺定论的结论。

“民科”的科学素养普遍很低,也缺乏理解本学科理论的必要基础知识,却执意通过构建某种理论诠释世界。普通科学爱好者不能算“民科”,他们会给科学添砖加瓦,而不是想把它拆了。

有多少“民科”与您联系过?他们主要都在关心什么?

张双南:被“民科”承诺“分一半的诺奖奖金”

天天都有“民科”找我,把自己的理论和专著发给我,但是他们写的东西往往缺乏科学研究方法的逻辑化、定量化和实证化。“民科”们的水平大部分停留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到伽利略时代科学方法已经形成了逻辑推理、实证的科学方法,所以这样来看,民科对科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极为原始的状态。

曾经有一位民科给我写信,说他的理论远远超过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足以让中华民族完成伟大复兴,再一次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要求我推荐他的论文发表,并且邀请我作为论文第二作者,承诺分给我一半的诺奖奖金。我拒绝后,他就发信痛骂我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所以,大部分民科发来信件或邮件我都不再回应。有一些在伽利略时代以后的研究还有点“希望”,我会回复说:首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你的“著作”不满足学术著作最基础的要求,在形式上做对了,我们才有讨论基础和共同语言。但是回复完他们一般就不再理我了。

巩华荣:“民科”不涉及过于专业的领域

物理学一直是“民科”的重灾区,除此以外,数学(哥德巴赫猜想除外)、化学、生物、计算机、天文、地理等领域也有,但并不普遍存在,这些领域的问题背景过于专业,论述繁琐、与直觉联系不紧,缺少思辨,比较枯燥,于是就没有“民科”玩了。

“民科”没有跟我联系过,但我一直在关注他们,从十多年前到现在,他们主要讨论科学上的已有定论,但违反普通人直觉的理论与实验,这些人只认自己的道理。我曾与他们在网上讨论过,发现他们完全听不进别人说什么,只顾自己说。

“民科”所追求的最高成就是什么?

张双南:“民科”并不追求科学价值

他们就是为了获得“官科”的承认和诺贝尔奖,我从来没听说过也没遇见过真正有科学价值的“民科”。

巩华荣:大部分更重视名利

很多时候,民科追求推翻或新建某种理论源于对直觉的执着,他们热爱科学,但相信常识。由于数学和逻辑思维较差,不能理解严谨的数理解释,而采用一些低级的错误的方法,试图重构基础理论,且往往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另外,大部分“民科”出于名利思想,企图挑战已有的理论或名家的结论。

其实对于“民科”来说,与科学家真诚合作,得到他们的认可,对“民科”是很好的事情。研究化石的山东老板郑晓廷,曾自建博物馆,与大学学者合作,在《自然》联合发表文章,现是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所长。

怎样看待国内“民科”现象?是否值得鼓励?

张双南:“中国社会普遍缺乏科学精神”

中国的文化土壤特别容易产生“民科”。中国人应用火药已经若干世纪,如果正确探索其原理,就会在获得众多应用的同时发展出化学,甚至物理学。没有刨根问底,是没想去捅破这层窗户纸。其次是教育问题。中国教育普遍只传授科学知识,而很少讲科学精神、几乎不教科学方法,这也是中国社会普遍缺乏科学的精神的一个真实反应。

个人认为“民科”不值得鼓励。做一件事情首先方法要正确,方法都不对注定要失败。不过,也没必要有针对性地打击,只要向老百姓宣传科学,提升素质就好。

巩华荣:“民科”掀不起太大波澜

从近代科学加速发展以来,科学已是必须专门受过训练才能理解掌握的知识。从那时开始,民科一直都存在,无论在国内、国外,只是早期传播渠道受限,科学共同体对低级错误的知识有很好的过滤,学术期刊和会议都有严格的审查机制,“民科”很难渗透进去。

“民科”不会对科学有影响,科学有自己的研究范式,“民科”插不进来。但也不值得鼓励,对于充满热情的但能力不足的研究者,建议多学习。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出现,使“民科”有了自我包装推销机制,此次“电荷不存在”事件就是自媒体包装推销的结果。“民科”以后可能会进一步利用这种机制,扩大影响。但自媒体消息产生和消亡都很快,相信也不会掀起多大的波澜。

您认为什么是科学?

张双南:科学成果一定是建立在前人成果之上的

科学是一步一步地前进的,是逐渐揭示更深刻的自然规律,所以科学的成果一定是建立在前人的成果之上的。科学是人类知识中很窄的一部分,大部分学问都不是科学,但是都很有价值,比如思想层面的、道德层面的、人文、哲学等。

巩华荣:科学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的定义有几种,其中以波普影响最大,即科学具有可证伪性。科学的定义属于哲学范畴,“民科”甚至很多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都没有接触过科学哲学,建议大学增加科学哲学教育,可以少很多“民科”。

普通人可以自我培养成科学家吗?

张双南:成为科学研究者的“门槛”很高

基本不可能,除非真的是天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错过了正规教育,大部分人是不可能的。科学研究者是在所有职业中要求训练时间最长、最严格、淘汰率最高的,能一路读完硕博士再做专业研究者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一。大部分科研人员一辈子都可能做不出重要成果,更何况没有受过系统培养和训练的“民科”?

巩华荣:借助技术、打好学科基础还是有一定的可能

在以前,信息闭塞,普通人成为科学家很难,但现在应该有很大可能。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信息获取、学术讨论变得容易很多,普通人如果基于天分和热情,认真钻研某一学科,有可能打好某一学科基础,在这之上如能与学术界广泛交流、沟通,接触科学前沿而不是闭门造车,是有可能成为科学家的。

诺贝尔奖有可能从“民科”中诞生吗?

张双南:开玩笑!

这是开玩笑!有人说爱因斯坦是“民科”,其实爱因斯坦是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的,这是全欧洲最好的大学之一。所以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家必须经过严格和系统的训练。

巩华荣:太难了!

难,民科基础太差了,研究的路子不对,很难做出正确的东西,更不用说先进的东西和重大的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