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常常来得“无缘无故”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28 09:55:46   阅读量:0

记者/刘汝佳

虽然中关村二小并未将这次引起轩然大波的事件定义为“霸凌”,但事件的争议并未平息。那么“霸凌”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成为了投诉方家长与校方最大的争执点?

霸凌不仅仅是暴力行为

霸凌这个词汇来源于英文单词Bullying,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但就像犯罪一样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而极难根除。虽然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令人憎恨,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学者正式研究校园霸凌问题,挪威心理学家丹·欧维斯(Dan Olweus)被广泛认为是研究校园霸凌先行者。

丹·欧维斯将一般意义上的校园霸凌定义为“由一个或者多个学生直接针对另一个无力抵抗的学生重复进行的不怀好意、有害的行为。而在大多数霸凌发生前,被针对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挑衅意图。”

而霸凌的方式各不相同,不仅仅是行为暴力倾向才被称为霸凌。常见的有物理霸凌、言语霸凌、社会性霸凌、网络霸凌等。

物理霸凌一般都伴随着一些肢体动作,包括羁绊、推搡、拍打等,使被施霸者感到屈辱;语言霸凌指的是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攻击对方,比如“胖子”“智障”“娘娘腔”等甚至更尖锐的语言辱骂对方,或者一些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都可能成为语言霸凌的内容;另外,散布谣言也是一种常见霸凌的行为,比如,编造班里同学早恋、偷盗等信息散布传开,给被造谣对象造成了心理损害且在班级团体里受到排挤,尽管谣言和闲话不违反法律,但这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校园霸凌类型之一;目前新兴的还有网络欺凌,这个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电子邮件进行威胁和不恰当的评论。

一些研究以及经验显示,在学校中,男生的霸凌更倾向于物理霸凌,而女生的霸凌倾向于语言、社会性方式伤害其他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攻击的霸凌行为减少,但是言语霸凌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难有证据证明“长期反复的欺凌”

据中关村二小事件后续报道称,受害者家长向媒体出示北医六院的诊断书显示,被欺男童产生急性应激性反应,健康受损。但事后中关村二小发声明称该行为并不构成“霸凌”。

由于很难有证据证明“长期反复的欺凌”,中关村二小的责任并未坐实。

但反校园欺凌实践和培训的“减低校园欺凌”公益项目负责人沈旭认为,受欺凌方的心理伤害,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显示出受欺男孩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可接受的玩笑,并且一次事件会引发伤害,有可能是长期积累的爆发。但由于对欺负是否长期存在、是否恶意还存在争议,需要专家进一步调查后才能给出确切的定论。

可见,当一个孩子受到屈辱以至于给心理造成了损伤,简单地凭借能否证明是否存在“长期反复”的欺凌行为来定断责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屈辱”所给当事人甚至目击者带来的负面影响。

强者欺负弱者是群居动物的本能

今日成为霸凌者恐怕并不是偶发的,成因有很多种,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神经心理学博士尹文刚告诉记者,“霸凌几乎存在于每个社会团体中,从生物学角度讲,群居动物的本能就是强者欺负弱者,人类也不例外,就像一个班级的同学,总是会出现一个两个强势的同学。这种比较强势的人往往会有一些优势,比如身体强壮的人更喜欢利用优势来证明自己,尤其是在同学间树立地位。”

从内因来看,霸凌者一般具有冲动性的行为风格,并且认为侵犯行为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法。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主治医师吴硕琳认为,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受基因控制,有些人比较好斗,有些人则内向平和,这是先天性行为。“暴力事件的内因包括孩子的个性形成,如狭隘自私、唯我独尊;人格形成;遗传因素等等。例如单胺氧化酶基因(MAO基因)缺乏的人就有暴力冲动倾向。”吴硕琳说。

而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霸凌滋生地。尹文刚认为,在所有影响人生活的社会团体中,家庭的影响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行为举止是孩子学习做人的最直观教材。

“家庭因素包括父母的教育方式,常见的是父母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内心需求,缺乏‘爱’的教育”,吴硕琳说。诱发校园霸凌行为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足,有些父母工作比较忙,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不管不问,平时也甚少与老师联系,采用这种教育方式的父母,很明显是主动放弃了家庭德育的权利,而这种教育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感觉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关心,也可能造成一些孩子缺乏安全感、产生极力证明自己的动机而对别人实施霸凌的行为。

二是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当。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如果家长过于专制,孩子可能会习得家长强硬的态度,更为糟糕的是一些经常在校闯祸的孩子的父母,他们即使收到学校的通知,去沟通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也总是过分包庇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无理行为,这无疑会加剧校园霸凌行为的产生。这一点比较接近于中关村二小霸凌事件中嫌疑施霸者家长认为“只是开玩笑而已”的态度。

当然,这也折射出一些学校教育欠缺的现象,学校环境也可能滋生霸凌的现象。

此外,尹文刚说,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就是施霸者存在一些心理障碍,这也是造成霸凌的一个原因,这种情况就需要专业机构找出深层的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校园霸凌会持续影响心理成长

霸凌对于受害者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霸凌对受害者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中一个最开始的影响就是受霸凌孩子开始拒绝上学,也正是因此中关村二小事件的受害者母亲开始发现自己儿子的“不对劲”。尹文刚告诉记者,遭受霸凌的孩子受到心理创伤后往往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拒绝上学、学习成绩下降等等影响了日常的生活。

如果不及时解决,慢慢地,一些孩子会出现自卑的情绪,感觉“控制权”不在自己手中,长此以往会影响性格的发展,对孩子成年后生活、工作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大降低了人生的成就感,会持续认为自己是“不幸的”。

尹文刚继续解释到,受霸凌的孩子有一定的概率会患有心理疾病。“我之前碰见一个案例,就是一个中学生受到欺负后,患上了广场恐惧症,这是焦虑症的一种。他们在公共场合或者开阔的地方停留就会极端恐惧,最后连家门都不敢出了。”

还有一些遭受过霸凌的学生会患上抑郁症、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在长期欺凌下,这些心理疾病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自杀。“一旦孩子出现奇怪的躯体症状,比如走路过于小心翼翼,以及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必须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尹文刚说。

美国《神经学杂志》在2014年发表过一项研究,心理学家们根据美国联邦司法部、司法统计署的相关报告进行了大面积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那些童年时期曾经被欺凌过的孩子,在他们日后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由于年幼时的创伤和那些无处消解的自卑情绪的积累,这些“受过伤”的孩子们在青春期甚至是中年时期会遇到更大的心理困扰。那些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中年时期会有更大的焦虑、抑郁和自杀的风险,可见校园霸凌会持续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他们日后的生活状况。

此外,有一部分受害者会成为日后暴力的犯罪者。在美国,上世纪90年代,在15起校园枪击案中,有12起枪击案的罪犯曾遭受过校园霸凌。在国内,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马加爵事件,长期受同学欺负和侮辱,最终选择用极端的手段解决心理的压抑,造成了巨大的悲剧。

施霸者和目击者同样面临负面效应

纵容霸凌行为同样会伤害霸凌的实施者,他们在成年后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酒精、物质滥用等等,也更容易出现犯罪行为,或是成家后对配偶和子女进行家暴。尹文刚举例说,李天一案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群体中霸道惯了且得到纵容和支持,最后才酿成了犯罪。

而对于那些既是受害者,又成为霸凌者的人,他们有最高的风险产生抑郁症,甚至自杀。

另外,霸凌的目击者也可能在日后产生心理问题,比如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同时,也会更有可能吸烟、酗酒或者使用毒品。目击霸凌也会影响到学习,目击者可能会旷课,甚至辍学。

所以,霸凌会影响到卷入其中的所有人。即使目击者选择什么也不做,只是单纯地旁观,他可能依然不能免除霸凌带来的影响。

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变成恶性循环或者获得跟风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会受到影响,每个孩子应对压力的方法都不一样,产生的影响必然也因人而异,制止霸凌也是在减少各角色的孩子成为“受害者”的风险。■

TIPS

你的孩子离霸凌近吗?

丹·欧维斯在著作《Bullying at school: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中分别列举了他认为最可能成为霸凌者和受害者孩子的个性特征。

霸凌者:

◎ 有强烈的掌控、征服其他学生的欲望,并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 容易冲动和发怒

◎ 面对成人(包括家长和教师)时,往往表现出目中无人和攻击性

◎ 对受害的学生几乎不会表现出任何同情

◎ 如果是男孩,他们的身体比一般男孩要强壮

受害者:

◎ 小心谨慎、敏感、安静、胆怯且害羞

◎ 总是处于焦虑、缺乏安全感、不开心和自卑的状态中

◎ 压抑,比同龄人更多地想到自杀

◎ 通常没有一个好朋友,和成人的关系比和同龄人的关系要好

◎ 如果是男孩,他们的身体比一般男孩要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