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的河流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2-13 16:27:16   阅读量:0

“黑臭水体”是公众最为关心的河流生态问题,来自全国39所高校的75名大学志愿者,实地检测和调查了家乡河流,获得了大量检测数据及图片资料。多位志愿者还撰写了科普文章,生动地描述了此次活动的所见所思所感。而一直给予活动支持的专家也说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

山水无恙心无漾

文/李哲哲(武汉大学)


今夏,藉着“我为家乡测河流”的机会,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哺育了江汉平原的河流。

查询资料、弄清规范、掌握流程,准备工作做足后,采样河流也确定了,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滠口新城附近的府河。七月初梅雨过后,我和另一位志愿者便开始了行动。取水、测量、读数,下个点再取水测量读数,一连完成了三个点的取水测量中间顺带与群众交谈、做着问卷调查,第一天完成任务。后如是。

一连三天的实地采样,不仅熟悉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建筑分布、交通格局,更重要的是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有了很深的思考。作为哺育一方的河流,它绝对让人难以恭维得上“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里,沿着河岸每隔不远就有座垃圾堆,废旧衣物、厨余垃圾、各色的塑料袋充斥其中,并营造出一种乱像,远看感觉河岸五颜六色似乎是开出的美丽花朵,可近看才发现是各色的塑料袋横陈、构成的苍乱的涂鸦喷绘。夏天高温垃圾堆散发出刺鼻的臭味,隔着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每走过个垃圾堆都带起一阵蚊蝇飞起,不卫生到极点。

在调查过程中,沿岸居民也是对家门口的这条河充满了嫌弃与埋怨,都说这条河流一年四季都臭,大家都往里面扔垃圾,政府根本不见有人管……

表面上是一个居民扔垃圾的情况,深层却是当下人与水的关系的死结——对水资源失责,不把河湖当人看。放在社会层面,则是对湖泊水体的不管不问不治理。以武汉为例,尽管现在湖泊治理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以前疯狂填湖留下的床上却久久难以弥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城区有127个,现在城区范围扩大而城区湖泊数量却变为了38个,60年来有90多个湖泊消失。

河流保护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关注和行动,我们每个人都享用过河流,我们每个人也有责任去保护哺育我们成长成人的河流——这项事业需要我们放在社会层面、放在人类层面去认真对待。

◆黑臭水体治理,不能靠“注水”

文/杨艺涵(中国农业大学)

对于“水污染”这一概念,我其实很早就有了。我的家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海滨城市,小的时候经常会去海边玩耍,但那时的海就已经不是湛蓝色的了。因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海水变成了浑浊的黄色。上大学后介绍家乡,当我说到我的家是一个海滨城市时,我总能看到来自同学们的羡慕和渴望的眼神,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好心地补充一句:“虽然大海很美,但还是建议你们不要下去游泳。”

对于我而言,有一个最大的感受便是小的时候我的一个奇怪的癖好——吃鱼时爱吃鱼的眼睛,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就不再吃了,也许是长大了不再喜欢吃,但更大的原因应该是得知那里面很可能聚集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后我不敢再吃了。

我曾经在茨山河附近的小区里生活了十年,一到夏天,死气沉沉而且颜色发绿的河水便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让人苦不堪言。除了这条河,五里河的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它离重工业园区更近,每次晚上坐车路过那里都要关紧车窗、屏住呼吸,因为实在不想闻到那令人反感的味道。

我相信这些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在环保局的网站上我也看到了他们在采取措施治理,可是效果究竟如何?在我看来,那些河流仍然没有恢复往日的生机。

7月上旬,我开始了测量任务,经历了三天的测量,最后得到的数据令我费解,河流很明显是有严重污染的,但是数据都不能判定其为黑臭水体。但在最后一天的测量中,我发现第一个测量点的上游有一个排水口,有大量相对清澈的水从管道中流出,这让我突然醒悟,因为这样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掩盖了水体污染的事实。

一位曾在公园工作过的大爷说:“春天到来时,便用管道向几乎干涸的河中注入清水,掩盖住河底的淤泥和垃圾,让河水看起来比较清澈,味道也不那么明显;冬天的时候,停止注水,但是因为河水结冰,也不会有太大味道。”对附近居民的采访中我也了解到,河水散发臭味的问题长期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确实,作为在茨山河附近生活了那么久的居民之一,我再清楚不过。

这次调研,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河流的污染之重,我爱我的家乡,所以我不想让它和它的居民继续被污染伤害,我想做的很简单,无非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让更多的居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我的家乡成为真正的宜居城市。

◆一波三折的测量过程

文/智倩君(北京科技大学)

在这次活动中,我一共测量三条流经家乡的河流,分别是沙河、汾河和商水护城河。

我首先准备测量沙河。沙河是淮河支流颍河的主要支流,淮河水和其支流几十年的水质变化,让老一辈人记忆深刻。曾经有人做过一首打油诗来形容这个变化,”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生癌”。

当我赶到沙河邓城镇段,看到河面很宽阔,三三两两的农妇聚集在河边,嘴里聊着家长里短,手里还不停歇地搓洗衣服。河对岸的浅水区,几个调皮的孩子光着身子戏水。或许我看到的沙河只是这条大河的冰山一角,但足以证明国家和相关部门对大河流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之大。我做了相关检测,结果显示,沙河的透明度较高,溶氧值也远超黑臭水体的最低溶氧量要求。

然而,我并没有停下脚步,马不停蹄赶往第二站----汾河商水段。我先到桥洞下面勘察,发现周围居民扔下的垃圾和农作物废料,河底也有垃圾零落,但是水体总体来看,没有太大异味,有鱼虾。结果显示,还是正常水体。

汾河之行结束后,看到测量的两条河都是正常水体,我虽然开心,但因为没有测量到一个黑臭水体,心中难免有些遗憾。后来在采访汾河周围居民时,意外得知城外护城河的水污染不容乐观,我和同行的小伙伴重整 旗鼓,直奔护城河。刚到护城河边,一股刺鼻的臭味便扑面而来,河岸边堆满了各种生活垃圾,还有从附近养殖场流出的排泄物,以及工厂排出的废水。河面上长满了绿色的水藻,河水发黑,河面上零零星星地飘着几条死去的小鱼。最终的测量结果也显示,这条河流果然属于黑臭水体。通过采访附近的村民,我们了解到,上一次护城河的治理,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条护城河在二十世纪末被污染之后,一直是臭气熏天,无人治理。然而,迫于生计,当附近村民遇到旱季,还是不得不用河水灌溉农作物。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农作物。

虽然测河流的过程一波三折,但从这个过程收获颇丰。沙河水的改善和护城河的无人治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看到,虽然国家积极整改水污染情况,让很多大河的污染情况得到改善,但是仍然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小河流的污染情况仍不容乐观。

◆黑臭水体的现状和老百姓的期盼还有差距

彭应登(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本项目指导专家)

在活动前期策划中,我们考虑最多的是仪器的使用、检测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还有担忧志愿者选取的测量点位是否和符合预期,但是整个项目完成后,我们看到志愿者很好地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多数志愿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次活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间看到很多现象,然后进行思考,得到很多感悟,我认为,这些经验和思考不管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于政府的黑臭水体治理都是有价值的,也是社会力量参与环保治理的一个重要体现。

从调查的结论看,黑臭水体的现状和老百姓的期盼有很大的差距。当前,政府已经制定了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明年年底之前要基本治理好,现在看来这个步子有些太快,可能很难实现。当然,也正因为黑臭水体治理任重道远,这项工作不能完全依靠政府,要靠全社会包括企业、市民的参与,大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力量。我希望明年还能够有类似的活动,比如可以去检测政府已经发布的治理任务里,看看完成治理的效果怎么样。

◆“抓大放小”行不通

丁爱中(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我认为,年轻的大学生朋友关心关心环保事业,关心身边的事情,并切切实实做了一些事情这正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当前,中国的黑臭水体一直由各级政府在治理,但是我身边的河流为什么却变得越来越脏,这形成一个反差,政府在环保的思路面临转变。也就是说,从我们关注身边水的问题、大气的问题,再关注到生存本身,这是巨大的转变,这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思考。

其次,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要求各地把有多少河流污染了,治理了多少报上来,但很多地方可能报一些大的河流,而不报小的河流,也就是“抓大放小”。此外,公众感受和测量的指标之间还是有一些差距,黑臭水体讲的是感官的问题,是眼睛看到的,臭是鼻子闻的,仅仅通过这些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黑臭的问题。

整体来说,本次活动的统计数据里面要考虑它的覆盖面和取样对象,学生做调查肯定是会“挑”黑臭水体做一些测量,这是我们首要的关注对象,从统计上来讲,如果把没有明显没有黑臭的河流算进去,“分母”会更大一些,这点要考虑到,但是具体结果是非常可信的,很多河流的被污染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黑臭水体未来治理好不好,要靠老百姓说了算,《指南》里也说明要公众参与,公众打分。以前我们谈污染治理,认为是政府部门的事,其他人都不用管,现在为什么强调公众参与?因为只有所有人都关注到了环境污染问题,这个问题才会解决又快又好。公众环保意识提升了,每个人都能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这也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