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综艺 给“冷冰冰”的科学加点料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27 11:29:58   阅读量:0

科学+综艺 给“冷冰冰”的科学加点料

文/编辑 刘昭

科学传播绝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

其核心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普及。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科学团队提供最坚实的科学“地基”,

节目制作方为其进行艺术“包装”,

综艺明星、网红大咖现身推广,

将科学和综艺节目有机结合,

不失为科学传播的一种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跳跃的火焰在空中愉快地玩耍,而美女名嘴伊一却紧张地微微颤抖,一种神秘的液体让伊一毫发无损地玩了一场“穿越火线”;你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打不开的椰子,一个小小的口香糖从容搞定;两本一页页交叉叠在一起的黄页,需要两辆重型车“拔河”许久才能拉开……抱歉,并不是在跟你吹牛,这些都是《加油!向未来》节目中的实验场景。

今年暑期,央视综合频道(CCTV-1)于每周日晚黄金档推出了《加油!向未来》这样一档大型科学实验类综艺节目,让已经对诸多明星真人秀、脱口秀等综艺节目严重审美疲劳的人们重新提起了兴趣:节目中的实验原理似乎都接触过,但把实验放大、搬到了荧屏上,却有着别样的震撼。武汉电视台前台长、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赵致真表示了赞叹:“《加油!向未来》的横空出世令人非常惊讶。中央电视台利用无可比拟的资源、平台、动员力、影响力,不吝投入开办一档科普综艺栏目,特别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可以说是没有先例的新气象和大动作。”

其实,这并不是科学与综艺的初次碰撞,在国内外都已有了诸多的尝试与探索,试图给“高冷”的科学加点“火热”的温度,让普通大众能够感知、认同。

“高冷”的科学需要综艺来“加热”

提到科学,人们普遍的感受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高大上,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中,科学技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代表着突破与创新。但就像鸟儿飞在空中我们难以触碰,前沿的科学知识与技术也难以直接被普通大众所接受——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科学家。

这点在早期的科教类节目中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自2001年7月中央电视台建立国家级科教频道——CCTV-10,科教频道开始进入大规模建立时期,科技、科普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出。综合类节目、竞技益智类节目、纪录片等都有所体现,比较知名的像央视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科学世界》等。但这些节目存在一个尴尬的共同点——栏目满意度较好,收视情况一般。在2007年央视年度总排名中,即便是科普类节目中一直处于收视率第一位的《走近科学》,其收视率也未达到1%。换句简单的话说就是“叫好不叫座”。

“单纯的科学知识普及,其实相当于仅仅走出了第一步,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被动地学习。”我国首位国际科学普及最高奖——卡林加奖获得者、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说道,“人们离开学校之后,在社会上继续接受科学传播时,再像学校里的教育一样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我们走出第二步,不能只知道科学结果,还要让人们了解科学实验过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第三步是通过科学实验过程了解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这样才是真正达到科普的初衷,也就是普及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流言终结者》开创科学实验类电视节目先河


 

▲《流言终结者》开创了科学实验类综艺节目的先河

2003年,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率先将科学实验搬上了电视荧屏,开启了科学实验类电视节目的先河。《流言终结者》由特效专家Adam Savage和Jamie Hyneman共同主持,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和技巧,针对各种广为流传的流言进行试验。

自节目开播至最终完结的14年中,总计进行了1000多次科学实验,为观众揭示了一个又一个真相。这些流言有的得到了证实、有的则被揭穿,还有的依然无法确定。虽然不是每次实验都能获得成功,但因坚持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试验”这一宗旨,节目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充分肯定。

今年3月,在这档老牌节目终于走到结局之际,两位主持人Adam和Jamie在接受美国《POPULAR SCIENCE》杂志采访中说道:“我们从不盲目相信专家,而是自己动手做基础实验。当然,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征求专家的意见。”

在《流言终结者》出现之前,我们对DIY这个词的印象无非就是自己动手做个书架,或对自家阁楼进行隔热处理等。但这个节目告诉我们,动手实践还可以更有创意,更有乐趣。凡是看过《流言终结者》的观众,无一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那样的小装置,而随着创客运动一步步走向高潮,Adam和Jamie如此受到观众欢迎就不足为奇了。

在身边生活寻找题材,科学也可以“接地气”
 

▲《生活大爆炸》中的笑话已经有了让人冷不丁“汗”一下的技术含量

《流言终结者》可以连续做14年的科学实验而热度不退,那么这些实验题材都是如何得来的呢?科普类节目在选题上可以广泛涉猎,生物、考古、军事、医药、探险、天文、地理、灾难、尖端科技这些领域中的很多选题都可以成为节目传播的重点,而纵观诸多优秀的科普类节目我们不难看出,“熟悉中的陌生化”可谓是其在内容上吸引观众收视的重要法宝。

20 世纪初出现的俄国形式主义美学代表人物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在研究文学中的日常语言向艺术语言转化问题上提出了“陌生化”概念。他认为:“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日常世界往往处于俗套、滞钝、麻木的感受状态,而艺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能够更新人的生活经验和日常感觉,‘陌生化’便能起到这种更新的作用。”放在科学传播上同样如此,我们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有意思的科学知识,比如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水砸死?炸油条为什么要两根黏在一起炸?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生活中切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而通过将习以为常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从而满足观众趋新求异的收视心理,这是当前诸多类型节目创作的重要思路。《流言终结者》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即向司空见惯的流言发出质疑,让似是而非的答案水落石出,比如潜入水中是否能保护人不被枪射中? 手机真的会导致飞机失事吗……前文提到的利用口香糖打开椰子同样是这个道理。无论何种选题,寻找生活中有趣的元素一定是第一位的,而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节目以问题提出、科学实验、答案求证为基本线索,要么解决观众原有的认知盲区,要么刷新观众的“三观”,综艺性的科学传播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让科学“接了地气”。

无论哪种形式,科学传播的“地基”,还是背后的科学团队

从《流言终结者》的大热可以看出,无论实验成功与否,坚持科学合理的方法与理念才是重中之重。当一个科学节目出现科学性上的纰漏,那么它自身也就成了流言。归根结底,无论哪种形式,科学传播的“地基”必须还是背后的科学团队。

2014年8月,《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的扮演者Jim Parsons凭借本剧第四次获得艾美奖喜剧类最佳男演员奖。在剧中,他的口中不时蹦出一连串的科学术语,脑子里装满了常人难懂的理论和知识,仿佛真的是一个古怪的科学神童。而在剧外,真正的“幕后高手”其实另有其人。当这部剧因其科学上的严谨而广受赞誉时,暗中为《生活大爆炸》的科学知识保驾护航的这位幕后英雄当然功不可没——他就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物理和天文学教授David Saltzberg。

按照通常的理解,喜剧无非就是些神经质的家伙,嘻嘻哈哈讲笑话。谁会想到,这些家伙还是神经质的,但笑话却已经有了让人冷不丁“汗”一下的技术含量。《生活大爆炸》已经让喜剧完全洗脱了“没营养”的批评,仅仅凭这一点,它就已经是个奇迹。

而且,《生活大爆炸》还只是美剧中科学元素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正在美国各大频道热播的许多剧情片,都与科学细节关系密切:《CSI》中的生物技术、《怪医豪斯》引发的医学片浪潮、《致命毒师》中的化学……综艺的触角伸入了几乎每一个学科。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美剧都积极触及科研前沿。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内的科学家对“向公众介绍自己的工作”这种事情,还是略有些抗拒。“不可否认,我国的科研工作者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工作上,他们没有动力、也不太会去和媒体及公众打交道,将自己的所知传播出去。”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说道。

另一方面,国内的影视行业对影视产品中的科学传播也并不太在意。尽管国内效仿美剧的电视剧产品已经数不胜数,但其中很少有能真正吸引住观众的。像此前的《青年医生》,本身有着大量的医学专业方法与操作,本应是大好的科学传播机会,但因其自身的“不专业”在网络上甚至引发了一股纠错与吐槽的浪潮。

艺术包装,让科学“可视化”

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热播剧集,在加入科学元素时都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让科学“可视化”。CCTV-10曾经的《科学世界》栏目连续引进法国著名电视科学节目《原来如此》,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法国人追求浪漫也崇尚科学,国内科学节目十分发达,《原来如此》被称为“法国科学节目中最令人瞩目的里程碑”,在法国电视市场占有率高达28%,成为法国国家电视三台击败竞争台的一张王牌。而其长年屹立不倒的秘诀就是充分把握了科技节目的“可视化”,在很早之前就把色彩鲜艳的演播室、宏大的外景地、机智的主持人和丰富的道具与图示结合在了一起,让观众直观地“看到”科学,从而更易于且乐于接受。

近年,日本益智类综艺节目《日本No.1头脑王》凭借参赛选手“无死角”的知识体系和神级的答题速度,以及罕有的失误率引爆网络,也是一种“可视化”的艺术包装。不同于传播科学原理,其可以算是另辟蹊径,专注于脑力极限竞技,节目选手都在脑力方面有着特殊“天赋”,是把脑科学和综艺嫁接在一起的一档真人科学秀。通过紧张激烈的竞争,让观众大呼“颤抖吧!凡人”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这一点上,江苏卫视于2014年开播的《最强大脑》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就严格意义来说,其并不算真正的科学科普类节目,称之为“综艺综艺添加进科学元素”更为适宜。

▲猴年春晚机器人舞蹈,将科技元素尽显

无论国内外,面临的挑战是相同的

科学科普类节目需要观众来看,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这就注定了无论国内外,无论何种体制制度,成功的经验值得相互借鉴,而面临的挑战也是相同的,那就是科学性与综艺性的占比兼容问题。

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所曾针对《流言终结者》传播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受众认为《流言终结者》最大的问题在于表达方式过于夸张,其次为科学严谨性的缺乏。

科学无疑是严谨、刻板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出格,就像处方药的说明书,非专业人士休想看懂。而电视节目恰恰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相冲突的属性。“虽然国外科学实验类节目推出的较早,但如今国内节目的发展已基本追上了步伐,展示效果、题材的趣味性等都并不比国外的差。”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在读博士邓楚涵说道,“国内外的科学类节目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像BBC的纪录片,国内的《走近科学》,投入都很大,制作很精良,但就是受众群体不大,只有特定人群会感兴趣。”

从科学传播的角度来看,李大光也有自己的见解:“有些科学类节目确实应该不以收视率为目的,就像国家地理、Discovery等自身的电视台都会推出很多的纪录片,不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都会投资,并不需要他们自身来承担全部成本。这样就没有了盈利的迫切压力,这需要我们从制度上来改善,继续探索。”

▲2016 年格莱美颁奖礼上,Lady Gaga 的舞台特效堪称综艺与科技相结合的典范

《加油!向未来》:本身就是一场“科学的创新实验”


 

▲《加油!向未来》录制现场充满了炫酷和奇幻的科学实验猛料(摄影/ 张星海)

转椅子、撕名牌、父子兵、喜剧人……当下的电视综艺真人秀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但难掩同质化严重、原创性较低以及综艺性有余、教育性不足的事实。市场一面在呼唤创新和差异化,一面又在某一类节目爆红之后迅速跟风入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央视综合频道于7月3日正式推出了《加油!向未来》这样一个综艺“异类”:庞大的实验装置、主持人的超强控场、跌宕起伏的实验环节、脑洞大开的疯狂联动设置、明星的“烧脑”答题、高颜值“小鲜肉”的万能解题……无一不在提醒着观众,这应该是一档披着综艺外皮的科学节目。

主创团队:科学普及是责无旁贷的任务

科学类综艺一直都是电视人所不太敢触碰的节目类型,不仅制作难度大,包括科学理论的支持、科学装置的测试、拍摄上的难度;还有就是如何在众多以真人秀为主流的综艺环境之下,让观众对科学这件事本身产生兴趣,可能这才是更难的事情。

“做这档节目的目的,从国家的政策来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谈及节目策划的初衷时,《加油!向未来》执行总导演吴今越这样说道,“作为媒体来讲,科学普及一定是责无旁贷的任务,这是一个国家级媒体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科学做得有意思、有趣,我国的科学普及还比较薄弱,大家对科学的认知还没那么强。从节目内容的角度来讲,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唱歌、跳舞、真人秀的节目,《加油!向未来》是一个创新,此前在我国还没有做过如此大规模的科学节目,这也是我们创新的探索方向,非常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节目而爱上科学。”

科学团队:做节目最坚实的基础

在电视上看,节目的现场宏大而科技感十足。可走进录制现场,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场景:随处可见奇形怪状的实验装置;一间不大的小屋中,聚集着一群富有朝气的年轻“怪才”,有的手里拿着磁极、皱着眉头思考;有的三三两两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与争辩。他们基本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北京交通大学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

陈征老师是实验室的带队老师,与果壳网知名主笔瘦陀、节目中的“未来博士”邓楚涵组成了架构科学实验的“三剑客”。此外还有果壳网、《环球科学》《科学世界》等团队也担任科学顾问,参与到科学实验积累及智库支持之中。

在科学实验的选取上,科学团队可谓煞费苦心。既要从身边的生活中挖掘大众的兴趣点,也要对实验进行详细的可行性分析。“在做任何实验之前,我们都要先去看书,看看前人是怎么做的,可能他们做的东西没有我们做的那么大,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规律,再把这个实验一点点做大,能够在电视上看起来很好看、很炫,但是又能够保证安全。”瘦陀说道。

“将实验室中的实验搬到电视舞台上来,并不是简简单单放大就行的,”陈征如是说道,“我们是一个40多人的团队,一起来做科学实验的认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狭义上讲,科学仅仅是理论探究,并不强调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包括一些方法,当把它应用到实际改善生活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门技术。再使用相应的技术做具体的事情,这才形成了最后的工程。”

当一个有意思的选题被提出,编导团队、科学团队很多人坐在一起,先做科学分析,论证可行性;如果可行,下一步就可做细化分析,比如要实现一个装置,需要进行哪些技术处理;最后从小规模进行测试,再逐步放大到实际情况,这才是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科学实验背后完整的策划流程。

“就算经过论证,实验百分之百可行,在实际的情况也要重新测试,比如放大之后要选用什么材料,成本要控制在多少,问题需要一个一个去克服。”同样担任科学顾问的齐敬强说道。

▲科学顾问为小记者演示有趣的科学实验(摄影/ 张星海)

主持人与解题人,“综艺”与“科学”的化身

作为央视暑期黄金档重点打造的节目,节目组的每一个人都可谓身兼重任。主持人撒贝宁在央视主持了多档节目,而且跨越各个领域。从最早的《今日说法》开始,撒贝宁作为法制节目主持人被观众认定为“法制脸”。之后,他又主持了春晚和综艺节目,还在坚持主持法制节目的他成为了横跨法制与综艺的“两栖主持”。在《梦想合唱团》《梦想星搭档》《最美那首歌》这样的音乐节目里,小撒总能找到机会给大家一展歌喉,跟任何一个大牌飙歌也不遑多让。多年的磨练,让撒贝宁成为了整档节目的综艺担当,如果没有他插科打诨、调侃卖萌活跃气氛,估计《加油!向未来》这档科学节目就变成一档严肃认真的科普节目了。

而“未来博士”邓楚涵则是节目的科学担当与“颜值”担当。“以前我也曾参与过综艺节目,不过都是参与者的身份;这次则完全不同,我与小撒老师一个是出题人,一个是解题人,相当于从被动的接受安排转为了主动引导节目。”邓楚涵说到。在节目中,撒贝宁与邓楚涵分工明确,撒贝宁集诙谐、机智、控场于一身,与嘉宾随意互动,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他只被节目组要求了一点,不管引导也好、调侃也罢,有关科学的问题一概不要碰,全权交给邓楚涵,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而邓楚涵也不负众望,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科学原理解释清楚,堪称“万能解题器”。

宏大的实验规模国内尚属首例

作为一档科学类的棚录综艺,《加油!向未来》的舞美用了带有未来感的深蓝色灯光和有着神秘感的暗黑底色,并用几何图形、生物细胞图谱、星云、电流等元素丰富了整体的科技感。

在实验环节,八米高的塔吊,高空砸下的保险柜,靠三个杯子吊起的摇椅等,震慑感十足,并且实验本身也很惊奇险。例如第一期节目中,有个实验是嘉宾坐在靠三个杯子吊起的摇椅上,题目是最多几个杯子可以撑住摇椅,嘉宾如果选一个,那么实验员会现场砸碎另外两个杯子以证实答案的准确性。

更为关键的是,节目对形式、环节和悬念上的设计和把握非常重视。总体来看,节目在欢乐的基调上,甄选那些从未被展示且极具视觉冲击的科学实验,将物理、化学等大型室内外科学实验转变为综艺答题,测试并解释科学原理,为观众呈现出了“科学之美”。整个节目以两队竞赛对抗为主旋律,既有室内的科学实验也有大型的户外挑战项目。通过那些看上去高风险的实验让嘉宾命运与观众的感受在低谷与高潮中反复切换,配合明星的深度表演互动,虽完全不懂但也要尝试进行合乎逻辑与认知的实验分析,无时无刻不在引导着观众进行同步思考,营造出了高紧张、无懈怠的节目氛围。

未来,不只是在电视上

《加油!向未来》于7月3日首播,拿到了1.367的收视率,这在科学类节目中算是非常好的成绩了。节目不但得到了网友的零差评,同时还受到了行业大咖,如欧阳自远、袁隆平、刘慈欣等的力赞。首播日时,随着节目的高潮迭起,观众也是情绪高涨。参与节目实时互动的人数超过了一百万人,超过了四百万次的高频互动,平均用户留存时间是20分钟,创造了现象级电视互动的纪录。这一切都在表明,科学类节目既是政策所需,市场也同样需要制作精良、“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科学类节目来突破真人秀等节目的同质化围城。

“做这样一档节目确实很不容易,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这跟做实验是一个道理,大部分时候经历的是失败和在纠错,在找自己到底错在哪儿,缺了什么,98%的时间是经历失败。而且还要考虑是不是能呈现得好,做完以后,让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真的有价值、有意义,无论是心情还是体能都要经受很大的考验。”《加油!向未来》节目制片人王雪纯介绍到,“不过我们还是会继续去做,这是本就应承担的责任。我们还会陆续推出其他的科学类节目,针对不同的特定人群,把科学实验继续细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科学。”

▲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目前电视仍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 ,网络是第二渠道

《加油!向未来》的热播,就像一记重拳击开了科学类综艺节目的突破口。不远的未来,同样优质的科学内容肯定会接踵而来。并且,平台也将更加多元,科学类的网络综艺节目将乘着这股科普热流的“东风”,为科学与综艺的碰撞再添加一个有力的砝码。

▲由CCTV 汉听大赛的制作公司和开心麻花团队也正在酝酿一档网络科普综艺节目《夺位者》,预计年底通过爱奇艺播出

玩转科学,参与嘉宾怎么看

邓楚涵: 最难的是让大众听得懂

第一次与电视节目结缘是在三年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去了。只记得当时非常紧张,灯光打过之后我一直在抖,抖到整个节目录结束了之后还在抖,唯一的感受就是紧张。

不过现在角色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以前只是参与者,而目前在《加油!向未来》中充当的是娱乐过后的解题角色。这给我提出了另一个考验,就是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各种科学原理都解释清楚,如果我自己都存在迟疑或者嘉宾观众提出质疑,这对我而言就是一种失职。

另外,如何让大众能够听得懂,我认为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如果是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这些原理非常简单,一个公式就能讲清楚;但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你讲公式讲图表,他可能觉得很迷茫,很枯燥,甚至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我记得有一天撒老师开玩笑说,你写到二十几个公式我没有一个听懂,所以我们必须得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去讲述这些专业的原理。

平 安: 我一直是科技控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员,从小我就一直跟在他们后面,对科技并不陌生。比如说自己做电子琴,电子琴的原理是由于通过电子不一样,电流随之发出不同的声音,就会有音高的差别。你只要安一个喇叭,然后做一个回路,那时候焊接了很多电阻,虽然音不准,但是它发出来的音是高低不一样的,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电子琴。

后来在学校里面读书的时候,我也是学理科的,像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我都非常感兴趣。直到现在,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科技控,像手机或者一些高科技产品,有机会我都会去尝试。

通过自己对科学的掌握,我们还可以运用到生活当中。 只要在保证自己安全,保证不违法,不违反道德规律的情况下,我更愿意多去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多一些人生阅历。因为只有尝试越多,你才会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将来能够去做些什么。

王 迅: 生活中的常识不一定是对的

到了我这个年纪,会有很多关于生活的经验。不过这些经验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自己也不太清楚,也没有一个来判断的标准。但是恰恰因为参加了《加油!向未来》,结果证实了我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是错误的。这时,你就会发现这个节目对你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其实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随时随地会有科学现象。像上学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科学经历是这样的:化学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把白磷放在了阳光下面,稍微晒一下就燃了。它的燃点很低,大概只有45度。可当时的我不懂这些,就觉得特别神奇,为什么没有火柴的情况下,一个东西放在了阳光下就能着了呢?

《加油!向未来》这个节目和我之前参加过的节目是有区别的,它太科学了,考验的真是你平常的知识积累,积累不到,可能就会判断错误。不过我会继续去积累。争取有机会再次参加,继续来验证我的生活常识。

科学小记者 首秀《加油!向未来》

《加油!向未来》节目组和北京科技报联合向全国招募一批科学小记者走进节目录制现场,

深入采访主创团队、科学顾问、明星嘉宾,探寻节目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快来看看小记者们都报道了哪些“新闻”吧。

▲未来博士是科学顾问,也是节目颜值担当。图为邓楚涵接受小记者的提问,回答孩子们关心的话题

我再也不说自己累了!

别看节目才一个多小时,到现场你才能发现,真正演一期节目得需要十多个小时。我们学习已经很累了,没想到叔叔阿姨们更累!!!

—科学小记者 韩孟昊

楚涵哥哥,你是创客吗?

我要问楚涵哥哥一个“高深”的问题:现在我们学校都在开展创客教育,学习3D建模,Arduino编程等,那英国是如何开展创客教育的呢?楚涵哥哥你是不是创客?

—科学小记者 高靓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以前只看到主持人在观众面前意气风发、对答如流,却看不到他们在台下的辛劳与付出。原来,闪光灯下辉煌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来浇灌。

—科学小记者 贺怡嘉


 

▲主持人撒贝宁与科学小记者们
 

参加过不少节目录制,录科学节目还是第一次,观众座位上还摆着护耳塞,主持人撒贝宁还不停问断电了没有,可见科学实验是最讲究严谨和科学的。

—科学小记者 李令仪

我与学神面对面

邓楚涵哥哥作为节目的解题人在电视屏幕上一出现,简直就是颜值与智商的双爆棚啊。在我心中,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科学小记者 王于歌

向默默奉献的人致敬!

这档节目让我明白,以后在看节目或电影时,一定要用认真、严肃的态度去观看。一场精彩的节目,离不开台上的人刻苦反复地练习,也同样离不开幕后默默奉献、辛勤付出的人们!

—科学小记者 张禾

科学实验是怎么搬上舞台的?

一档科学节目原来这么复杂,需要很多人的辛勤努力,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否则就没有最后的精彩了,我特别佩服他们!真希望这样的节目也能够让我们小学生参加!

—科学小记者 胡睿扬

永不服输

我采访到王迅叔叔了!他告诉我:“虽然上期输了,这期也要再来挑战一下。”我要学习他这种不服输的精神!

—科学小记者 张天睿

其实唱歌好听的平安哥哥是一位科学控呢,并且平安哥哥在去往美国的飞机上向下看到了北极圈,他觉得大块大块的浮冰十分美丽。我也想去北极圈!

—科学小记者 章熙玥

这样才是科学小记者

“楚涵哥哥,我们在小学学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首诗,请问零级风时,冒出的烟为什么直着上升?”哼哼,我要问专业问题,这样才是科学小记者。

—科学小记者 周莹
 

▲节目主创团队与科学团队在接受小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