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信息化变得更科学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05 11:00:49   阅读量:0
  其实对任何一个城市而言,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都离不开信息化管理,在人流集中的接头、街区、重要公共活动场所以及交通枢纽科学设置信息系统,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会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

  
  哪些地方可以合理设置一些信息亭?
  
  在不少城市的很多地方,尽管如今信息亭已经彻底成为鸡肋了,但是在一些特殊的位置它依旧会受到欢迎。
  
  2013年底,上海浦东机场候机楼内启用的4台信息亭就受到广大旅客的欢迎。据了解,这四台信息亭分别位于T1国内出发8、9号登机口和国际出发19、20号登机口,T2国内出发C58登机口和国际出发D77登机口附近,其是一个触摸式自助终端,白色外壳、触摸大屏、win8界面,不仅为旅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为旅客提供无线上网、电话通讯和资讯查询的便捷,旅客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免费短信获取无线上网口令,也可以在信息亭上扫描护照、港澳通行证、身份证等证件获取无线上网口令,登陆浦东机场无线网(FREE-AIRPORT-WiFi)。
  
  随后,信息亭还将逐步增强浦东机场航班查询、餐饮信息、无线上网操作指南以及设备充电等功能,成为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信息收集和娱乐交互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信息亭,为旅客提供更周全优质的服务。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国基表示,其实在机场候机楼及出口、火车站候车室或者候车大厅以及出站口、大型公交枢纽、地铁交换站等地,都可以设置信息亭,这些地方人流量大,对信息需求也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些地方管理较为严格,信息亭能够得到妥善的管理,也可以避开街头垃圾广告的破坏。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人们不能认为信息亭完全没有作用,尽管现在智能手机等随身智能设备已经普及,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习惯于在公交站点查寻乘车等有关信息,就像我们的电子消费品,每个人的使用习惯都不一样。因此,在重要交通点是可以合理设置一些的。
  
  公交便民信息系统发挥作用关键在怎么做
  
  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云飞研究员表示,从科技的进步来看,交通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交信息亭作为一种信息科技技术,也是公交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做这个事情并没有错,智能移动终端等科技产品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完全取代信息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信息该怎么做,选择的位置合不合适,要不要大规模地做。
  
  在公交信息系统之外的便民信息系统中,只要科学设计,相应的设施也是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的。例如,2013年夏天,有人在扬州街头发现,原本为市民带来便利的街头公用电话亭如今“摇身一变”为可无线上网的“信息亭”。
  
  据悉,随着市民使用手机等无线数码产品上网需求的增大和电话亭使用率的降低,目前中国电信扬州分公司正逐步对街头电话亭进行改造,升级为小型的WiFi发射站,市民搜索到信号,就可无线上网。现在这个亭子相当于一个小型的WiFi发射站,周边的人搜索到信号,就可享受WiFi无线上网服务。多年来,城市的众多公共电话亭随着移动手机的发展而趋于没落,北京等城市增加市政交通一卡通打电话的功能也不见起色,WiFi发射站倒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另外就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而言,记者观察发现,其实位置设置科学合理,还是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的。 据了解,截至2013年8月,北京市朝阳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共累计办卡9万余张。工体北路中宇大厦辅路、双井桥乐成购物中心广场南侧、新东路世茂百货商场东侧路边的自助图书馆使用情况较好,每天的图书借还量基本保持在50册至60册。很多人认为,就24小时自助图书馆而言,只要根据人流合理进行位置选定并及时维护和管理,还是能够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的。
  
  但是维护和管理常常是众多城市很多便民信息系统很大的一个短板,许云飞表示,现在广受质疑的信息亭和电子公交站牌等信息系统,正是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管理,才导致其效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例如很多地方的信息亭、电子公交站牌、24小时自助图书馆出现黑屏,都是没有及时维护或者停止运营所致。
  
  记者的调查则发现,垃圾广告的袭击是街头便民信息系统时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有很多信息亭、电子公交站牌、自助图书馆上面贴了一些垃圾广告,尽管有清扫过,但是很快又被人贴上了。因此,如何对信息牌加强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市民亟需的信息系统应该大力推进
  
  在2005年以前,从北京南五环外乘车到达北京市中心需要1到2个小时,但是自从开通北京快速公交1号线以后,全长16公里共17个站点的路程全程 37分钟就可到达,而该线路采用的就是BRT系统。
  
  “BRT是快速公交系统的英文简写,这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史其信表示,这种系统是一种大运量的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对中国的很多城市而言,是一种全新而又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2005年12月30日,全国第一条BRT线路才在北京开通,但是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很多城市采用了这一系统。专家表示,BRT系统就是一种值得规划发展的地面信息化公交系统,只要规划合理,不仅能够为为市民提供便捷,也会优化城市的地面交通。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季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应该以居民的需求为优先。但是如今在很多地方,去医院要长时间排队,去银行要长时间排队,很多地方的红绿灯依旧没有智能化控制,有时就是十字路口没有行人通过,绿灯依旧是规定的时间等等,这些亟需下大力气予以解决的信息化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才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信息化核心问题,解决它们肯定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