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老传言的背后是认知盲区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8-01 11:21:57   阅读量:0

  形形色色的“老理儿”,或者说传播几十年乃至几个世纪的传言,在现代科学面前纷纷“现出原形”。即便如此,就在我们写作和您阅读这一期封面文章的时候,全国各地仍然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生活中遵循着这些“老理儿”,甚至将其奉为一种准则,或者古老民俗的一部分。

  这种近乎无条件的笃信,折射出来的是一部分人知识更新较慢,知识体系陈旧的事实。不可否认,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间段,某些“老理儿”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但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进步,更为先进的方法已经取而代之,已经失去价值的旧知识、就方法就应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比如说,在没有麻醉药的古代,烈性酒或者直接用闷棍击昏,或许是外科手术前最好的麻醉方案;但如果因为这些方法曾经有成功的案例,便冠以“有用的老方法”之名,在现代社会中加以沿用,就难免会闹出人命。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古代边塞诗里有不少关于戍边或出征将士饮酒的诗篇,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之类。这或许说明在当时的战争中,酒精具有提升勇气和鼓舞士气的作用,但我们能以此为据,认为酒是军人的必需品吗?很显然,这个推论是不准确的。即使在古代战争中,因为阵前饮酒而贻误军机的将领也不胜枚举;而在既重视勇气又重视技术和打击精度的现代战争中,饮酒或许能带来一时之勇,却大幅增加了技术装备操作失误的风险。

  在背景知识更新速度有限的因素之外,对“老传言”的笃信,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方面问题的“习惯性”的认知盲区。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与其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和所处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由于“知识爆炸”,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暂时处于因为“知识不对称”形成的认知盲区。这正如相声演员刘宝瑞在《山东斗法》里表现的那样,法师和屠户由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因此不仅知识和技能结构几乎完全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有天壤之别。

  但是,科学素质较高的人,会通过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渐走出某一个认知盲区,实现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双重提升。相反,我们也可以确定,在一个习惯于固步自封,尊奉“祖宗之法”的社会里,即使是最有知识和改革精神的人,其思想和视野也难免受限。主导虎门销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的一些轶事,就可以说明社会环境与社会思潮对人的思维和知识面的钳制。

  据史料记载,在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曾希望给当时的英国君王写一封信,以告知他不要再向中国贩卖鸦片。但当翻译告诉林则徐,英国当时的君主是年仅20岁的维多利亚女王的时候,林则徐的鄙夷之情顿时溢于言表。于是,这封寄往英国的外交信件中林则徐首先表达了自己对男尊女卑的支持,以上级对下级的口吻,通知英国不要再向中国贩运鸦片,并解释了中国传统的因果报应学说;以警告的口吻总结,假如中英两国交恶,英国人就将因为得不到来自中国的茶叶而全体便秘……

  我们无从知道这封信是否真的寄到了英国,但仅仅从这封信的内容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林则徐此时对待外国和外贸的态度,与他在历史课本中“开眼看世界”的形象几乎判若两人。尽管他在当时的中国官员当中,已经算是最了解欧美文化、科技和军制之人,甚至对国际法也有所涉猎;但在向来自认“天朝上国”的中国传统环境当中,林则徐也无法摆脱环境对自己判断的影响。而在同一时代,还有一些中国官员相信每一艘蒸汽明轮船里都养着牛,它们像拉磨一样牵拉某种装置以驱动明轮运转。而所有这些关于英国的错误认识形成的重要原因,便是当年的中国人普遍遵循着一种不真实的世界观。

  正如100多年前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一样,人们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习惯于凭直觉和“想当然”做出判断的现代中国社会,成了形形色色的“老传言”继续存在和广泛流传的土壤。想要将那些错误的、没有科学依据的“老理儿”或者说“老传言”一网打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培养公众掌握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乃至他们心中的科学精神。只有这样,不科学的“老传言”才会逐渐失去它赖以生长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