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和子痫有多凶险?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2-01 10:24:02   阅读量:0

  中科院女科研人员产子死于北医三院,主动脉夹层和子痫有多凶险?

文/记者 李鹏

  尽管现代医学比较发达,但医学领域依旧有很多盲区。人体生理、病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现代医学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只是一个总体概率,医方难以向患者传递足够的、准确的医学信息。

  1月11日,尽管众多顶尖专家紧张抢救了将近4个小时的时间,出现胸痛的准妈妈杨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最终没有活着从手术室出来,与她一同离开的还有已满28周的孩子。

  34岁的杨冰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也是中国顶尖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理化所”)的青年科技骨干。

  杨冰主攻的科研项目是发明一种可降解的塑料袋,她曾在世界顶尖科技杂志《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CI)发表了三篇核心论文,参与的 “全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聚酯研制产业化及应用团队”刚刚获得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贡献奖一等奖。遗憾的是,她还没有来得及接受颁奖。

  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 2014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了21.7/10万。就是说,每10万个 (次) 妇女生育,只有不到3名妇女因此丧命,比1990年的88.8/10万下降了75.6%,提前一年实现了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但杨冰不幸成了这不到十万分之三中的一员。

  16日,北医三院通过其官方微信给出了说明,称杨冰为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那么,“主动脉夹层”和“子痫”到底属于怎样的疾病呢?它们与病人的死亡又有哪些关联呢?

  他们就不该要孩子?

  其实,杨冰夫妇的求子过程一路都走得很艰辛。

  据杨冰的丈夫张自强透露,他们夫妻俩婚后很长时间一直怀不上孩子。前些年他们各种医院没少跑,偏方也用过,但始终没有成功。

  得知北医三院的产科很有名, 2011年,夫妻俩来到北医三院做了一个试管婴儿,并给她取名为“佑怡”,想借这个名字带给她一世健康。然而名字并没有改变孩子的噩运。孩子58天后在医院因呛奶死亡。最开始,夫妻俩全力想要救回这个婴儿,但2个星期后孩子始终没有觅食反应,呈现出脑瘫状态,最后在医院的建议下,放弃了这个孩子。之后张自强写了申诉书,在医务处的协调下,医院赔偿了45万。

  怀佑怡时,杨冰便患有子痫前期。怀孕前血压正常的孕妇,在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在医学上称之为子痫前期,或称为先兆子痫。

  该病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五种状况之一,为妊娠期特发疾病,可影响机体各器官系统。发病率约占全部妊娠的3.9%。

  此后,为查出为何患有子痫前期,杨冰在医院做了一次放射性的检查。实际上,子痫前期目前病因并不明确,虽然该病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解释所有子痫前期发病的病因和机制。

  几个月后,杨冰突然怀孕了,但因为曾被放射性元素照射过,怕影响胎儿健康,杨冰夫妇在万般无奈下选择了流产。

  2014年,杨冰又做了一次试管婴儿,但却以失败告终。而在那之后的一次宫外孕,让杨冰不得不切掉一侧的输卵管。

  2015年,幸运之神终于来临,杨冰意外自然怀孕了。对饱经磨难的夫妇二人而言,这自然是喜不自胜的事情。但是没有料到,最后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事情发生以后,有网友指责张自强,在妻子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屡次受孕。杨冰被诊断为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说明孕妇在怀孕之前已经有高血压疾病了,怀孕过程中,高血压疾病进一步发展,到达子痫前期的程度。

  在医学中,如果是慢性高血压合并重度子痫前期,就是重症疾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要想彻底好起来,只有终止妊娠一条路。

  但生育孩子是人的天性,尽管万般困难,都应该值得同情和理解。可是1月11日,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在北医三院产科住院保胎的杨冰,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孩子也未能保住。


14日,网上传出中科院理化所发表的一则公函,要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对该所青年科技骨干杨冰离世原因作出调查。

  主动脉夹层破裂究竟有多凶险?

  事故发生以后, 北医三院官方微博于1月16日发布信息称,患者杨女士 (指杨冰)34岁,妊娠26+周(自然受孕),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2015年12月28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胆囊结石等。住院后行系列检查和专家会诊,经治疗病情相对平稳。今年1月11日,杨女士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

  主动脉夹层破裂是种什么状况?它究竟有多凶险?

  主动脉夹层又叫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简单地说,主动脉夹层就是因为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冲入,形成了夹层。主动脉是离心脏最近,全身最粗大的一个动脉,其从心脏发出,是贯穿人体全身的大血管,为各个重要器官提供血液和养分,这里血流的压力也最大。主动脉血管壁有内、中、外三层膜,正常情况下三层膜贴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冲击血管的压力。可是,如果这三层膜中内膜出现裂口或者溃疡,血液的冲击会将这个缺口进一步撕扯扩张,导致三层膜分离,形成假腔或血肿。如果不及时处理,血管壁仅剩余的外膜将单独承受血液压力,随时发生破裂,从破溃处冲出的血液马上大量进入胸腔,血压就会急剧下降,导致危险出现。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刘宏宇教授表示,主动脉夹层完全不同于平时临床上的肿瘤,由于是动脉异常扩张所致,一旦破裂就会大量失血。短时间内得不到及时、恰当的干预,24小时内的死亡率将超过30%,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1年后死亡率高达90%。

  就是及时救治,死亡率也很高。根据英国2015年统计的2003年到2011年全英格兰的数据,主动脉夹层住院期间致死率7.2%,出院后42天内致死率17.4%,1年内致死率17.4%,加起来差不多40%多的致死率。

  武警广州总队医院心外科陈海生主任医师表示,主动脉夹层手术是心脏外科很大的手术,手术时间很长,涉及的层面也是最高的。经过20年的发展,虽然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技术得到很好的提高,但是死亡率还是很高,目前国内能开展这项手术的医生也并不是很多。

  迄今为止,倒在主动脉夹层魔掌下的名人很多,如爱因斯坦、李四光、美国著名排球手李曼等。如果说心梗发生时,还有可能通过胸外按摩而起死回生,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有时会即刻致命,几乎没有抢救的余地。所以主动脉夹层被称为一颗随时会引爆的不定时炸弹。

  刘宏宇表示,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为每年50-100人/10万人。随着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依然处在上升趋势。

  主动脉夹层病因有很多种,主要有遗传性疾病、高血压、高龄孕妇以及先天性血管畸形、医源性创伤等一些情形。主动脉夹层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中山大学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说,最为常见的主动脉夹层原因是高血压,几乎所有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都存在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现象。换句话说,高血压的控制对于主动脉夹层的预防、治疗、预后有着全面的影响,是最基本和最不能忽视的治疗和预防手段。妊娠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这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统计显示,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也就是说怀孕是本病的一个高发因素。

  由于拥有先进的诊断技术,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此病诊断状况较好,但是依旧会出现误诊漏诊,一些国家甚至还比较严重。荷兰的统计数据是,56%的病例漏诊或处置不当,这里的处置不当,包括没有做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而在国内,由于认识不够,或者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主动脉夹层被误诊及漏诊的情形则更为常见。


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2014年中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了21.7/10万。就是说,每10万个(次)妇女生育,只有不到3名妇女因此丧命,比1990年的88.8/10万下降了75.6%,提前一年实现了联合国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

  北医三院必须对死者承担责任?

  不少医学界的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有时遇到主动脉夹层破裂这样的病况,再好的医院和医生,再高明的医术也是无力回天。

  无法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北医三院是我国乃至亚洲医术最好的医院之一,其妇产科一直是北京市海淀区危重孕产妇及危产儿转诊救治中心,全国妇产领域的众多疑难杂症也都是在这里得到救治。

  但专业人士认为,在面对主动脉夹层突然破裂这样凶险的病情,如果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患者家属是不能要求医生承担责任的。然而杨冰家属和北医三院的分歧在于在救治杨冰的过程中医生是否尽到了相关职责。

  有医学界人士认为,现在返回来审视整个事件,确实没有做最关键的检查——血管造影,这确实应该算是“处置不当”。

  然而就杨冰而言,她除了这个十万分之一发病率的罕见疾病之外,还有一个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子痫前期作为一个重要的干扰因素。在治疗的过程中,极有可能医生的注意力已经被子痫前期这个要命的并发症吸引过去了,哪里想到她同时还有另一个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致命疾病呢?而最终夺取她生命的,恰恰就是这个疾病。要让医生在如此情况下“处置得当”,实在是难度太大了。 但是在患者和家属看来,这就是医生的不作为了,医生并没有表现出努力对症处理的“姿态”来。

  “由于目前信息的不充分,现在还难以判断出北医三院是否要承担责任,只能期待最终调查结果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

  也有专家表示,尽管现代医学比较发达,但医学领域依旧有很多盲区,人体生理、病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现代医学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就是医生尽心尽责,对于部分少见的疑难杂症也有可能出现漏诊的情况,另外在很多情况下,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只是一个总体概率,医方难以向患者传递足够的、准确的医学信息。

  本次事故值得整个医疗系统警醒和反思,在展开患者治疗的时候,其规范化管理治疗很重要,也是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方面,不然出了事儿就很难说清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建议,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可以设立“医事法庭”,指派业务素质高的法官专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他希望能够通过“医事法庭”司法的介入,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权威部门解决医患纠纷,结束目前医患纠纷处置上的乱象。但是未来是否会有类似的方案实施,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1月18日下午,北京市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就“一名产妇在北医三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一事表示,个别地方发生少数医患纠纷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因为信息不够对称、知识不够对称,以及医学发展还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性。现在已经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阶段,在处理时,双方应依法依规维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处理任何事件。并表示并反对任何形式的“医闹”,目前医患追责已写入刑法当中,如果产生纠纷有很多机制、途径和手段进行理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