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的形状是如何确定的?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22 12:13:24   阅读量:0

银河系的形状是如何确定的?

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步步拓宽我们视野的历程。如果只用肉眼观察银河系,全天能够看到的恒星大概只有 6000多颗(当然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同时看到)。除此以外就是一条长长的乳白色的带子——银河,你无法用肉眼分辨出这是什么。这几乎就是你能得到的全部信息了。

后来,随着观测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银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1906-1922年,荷兰天文学家Jacobus Kapteyn花了16年时间,研究了特定的200天区, 通过分析其中恒星的个数、 视亮度和自行, 得到银河系是旋转着的扁平结构。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了:我们处于银河系中,永远看到的是银河系的侧面,那么那些正面图像的旋臂结构是怎么来的呢?

在 1920 年代以前,人们认为的整个宇宙还仅限于银河系,而对银河系以外一无所知。其实,人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漩涡状的天体结构,只是不知道它们是银河系以内的天体,还是银河系以外的另一个星系。经过1920年天文学界的大辩论,直到 1923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测定了仙女座星云M31的距离,发现距离远大于银河系直径,从而认定M31是一个独立的星系。

现在,我们有了众多星系的正面图像,就很容易猜测银河系正面是什么样子,再结合观测就可以得到银河系正面的模拟图。

于是,我们终于知道了教科书上的以下内容:银河系是一个漩涡星系,直径 10 万光年,厚度数千光年,太阳位于距离银河系中心 26000 光年处。

■知乎ID:曹越

南京大学天体物理研究生

成家之前的独居是否对心理状态有正面影响?

让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学者对独立的定义,从自我满足的角度来讲:Reindal认为独立指能够为自己做事,即自立(self-supporting)和自我依靠(self-reliant)。意识形态将独立等同于不需要帮助或协助而做事的能力,例如烹饪、洗涤、穿衣、上厕所、收拾床、书写、说话等等。

当然,独立不仅仅是这些,从自我控制与决定来讲更重要的是强调个人的特征如自我调节、控制和做出关于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的决定的能力或机会。

实际上,在结婚之前的离家独居就是为你提供了更多独处的机会,如果是有意选择的,实际上独处能给人带来很丰富的心理体验。有研究表明,独处能带来成长和发现,形成对自己更深的理解和评价,提高友谊和社会支持的价值,发现应对孤独时痛苦的方法,带来内在的力量感和自我信赖。

我们一直在追寻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学会跟自己相处,我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独处为我们提供了自我评价和反省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接纳自己,整合自己。完全成熟的成年人是可以利用独处来平息焦虑的,也能利用独处来重建情绪平衡,所以独处能力是情绪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当你离家独居,这期间发展的独处能力,绝对有益于今后的人生。

■知乎ID:Summer S

台湾辅仁大学组织心理学博士在读

为什么快速浏览一段内容时,很容易看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感兴趣”可以算是一种视觉实验中的内部奖赏(internal reward),此前的经验让我们对某些东西更感兴趣,或者说这些东西变得更重要,于是也就获得了注意优先,表现在反应时间短(可以理解为先注意到这一类刺激)。比如经典的鸡尾酒会效应,即在嘈杂的酒会中你正与人说着话,这时如果其他人提到你的名字,你仍然很可能会注意到;但如果其他人说的是没所谓的东西,你也就不会“听到”人家在说什么了。自己的名字就是个很重要的刺激,于是轻松地突破了注意瓶颈进入意识。

总而言之,感兴趣的东西因为能给自己带来奖励,所以逐渐变得愈发重要,并得到了更高的注意优先。于是在“快速浏览一段内容”的时候,我们虽然无法给每个东西都分配足够的注意力,但重要的东西却被注意得更好,表现在先看到它。

■知乎ID:周铂

认知心理学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