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国人患失眠症,什么原因让你“睡不着”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30 13:45:13   阅读量:0

文/肖伏龙(在读博士生) 黄晶(主治医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临床心理科

  对于失眠患者,可采用认知行为纠正的疗法,教会患者一些办法陶冶容易焦虑的人格,采用事实证据纠正失眠患者的信念和态度。
 

  一项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内地成年人中失眠患病率高达57%,工作人群中有65%的人存在睡眠障碍,这个比例已远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而部分患者的失眠系由于一次梦魇所致,梦魇即俗话所说的“鬼压床”。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我们来重读一本日本小说《眠》,以期获得更多有关失眠的启示。

  全球慢性失眠患病率约为10%

  在这部名为《眠》的小说中,男性作家村上春树首次以女性“我”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一位连续无眠十七个日日夜夜的家庭主妇。偶然间的一次梦魇之后,女主人公再也无法入睡,在本该睡眠的时间,她打开了《安娜·卡列尼娜》,在阅读中,找回了那个迷失很久的自己——婚后她已习惯没有阅读的生活了。在随后十七天无眠的生活中,白天她依旧履行主妇的职责,夜晚10点至次日早上6点则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无论她睡不着觉也好,日以继夜看书也好,都没有人注意;无论她怎样义务而机械地履行主妇的义务,丈夫都认为理所应当。

  丈夫给予女主人公的存在感很少,只是吃饭做爱和几句闲言碎语。作为身边最常接触的人,她无法通过丈夫读取自身的存在感。

  虽然这是部文学作品,但也确实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失眠的普遍性,根据国外调查结果,青年人失眠患病率约为10%,中年人为20%,全球慢性失眠的患病率约为10%。但因失眠问题就诊的患者却仅有5%。

  梦魇是内心长期压抑无法解脱

  书中的女主人公在一段梦魇经历之后罹患失眠。梦魇是指在睡眠时,因梦中受惊吓而喊叫;或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不能动弹。睡眠中突然惊醒时,在肌肉神经尚未恢复状态时,就会出现神志清晰而动弹不得的现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压床”。梦魇通常在压力比较大、过度疲累、作息不正常、焦虑的情形下发生。睡眠周期是由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最后进入快速动眼期。

  梦魇通常发生在有梦的快速动眼期,在这个阶段,人的做梦活动加速,大脑把内心强烈渴望而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通过梦境实现。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梦魇,很可能是内心长期压抑无法得到解脱救赎的一个再现:长期缺乏存在感,在潜意识里陷入了焦躁和不安的情绪状态。而周围人对这种状态的忽视,以及缺乏有效的心理疏导和调节,使自身被无解的焦躁不安困扰,造成了持续性的失眠。

  缺乏社会支持会加重失眠

  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是一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大量研究证实,良好的社会支持可降低个体对应急过程的认知评价,使个体在面对压力情境时所承受的伤害程度减弱。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社会支持主要是提供情绪支持,进而影响与情绪相关的诸多生理过程,改善个体的生理功能水平以及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个体对挫折的耐受力,降低身心疾病的发生。失眠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面对压力时不善于利用社会支持,影响身心健康。且东方人习惯上不喜欢向别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也不例外。

  正如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平素与丈夫交流甚少,所有时间都在一个人度过。在面对失眠的痛苦时,无人分担,没有得到应有的情感支持,会进一步加重内心的压力,使失眠恶化。

  存在感缺失也会影响睡眠

  存在感是一种比美貌和财富更强大更恒久更幸福的力量。存在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存在感的缺失会导致无意义感,也会带来价值感的缺失。存在感的缺失无法使我们建立起与外界的联系。存在感对于每个人是必需的,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存在感的获得需要周围人的关注和肯定;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内心会产生焦躁、不安和压抑,久而久之,这些不良情绪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睡眠,出现失眠。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无法通过丈夫获得存在感;而患上失眠后,其中的痛苦又无人诉说,这些都会加重失眠,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世界睡眠日,为呼吁大学生拒绝熬夜,健康睡眠,郑州大学举办“321,我们睡觉吧”公益活动。大学生们还举行了“枕头大战,”场面热烈

  改善失眠先摆正自己信念

  最新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常过分夸大失眠的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所以容易形成焦虑情绪,进而影响睡眠;失眠症患者比睡眠正常者更希望并试图能够主观控制睡眠,但这种行为特征反而更容易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而导致入睡时间延长。

  也就是说,越是试图控制失眠的发生,就会越多使用担心或强迫性焦虑的思维控制方式,对轻微的生理症状过度反应,感到恐惧。

  失眠症患者在遇到挫折或不能有效控制的情景时,不能将焦虑等情绪减小到最低程度,也不能把挫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而是把一些不能忍受或者使自己感到痛苦的冲动、情感体验排斥于个人意识之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目前的研究结论提示,对于失眠患者,可采用认知行为纠正的疗法,教会患者一些办法陶冶容易焦虑的人格,采用事实证据纠正失眠患者的信念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