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技术,中国一度领先世界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8-26 18:01:05   阅读量:0

    

  文/王大元(中国水稻所生物工程系首任系主任)

  自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已经走过19年,发展成为28个国家种植、1800万农民参与、年产值为133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美国占1000亿美元), 是我国杂交水稻销售额12亿美元(72亿人民币) 的108倍。

  在美国,一半的农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全世界70%-90%的肉用动物都是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美国一年出栏用的畜禽90亿头,95%是用转基因饲料喂养的。而在今天的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却停滞不前。实际上,中国科学家在转基因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是被其它原因耽搁了。

  下面,来看看这些年里,中国曾一度领先全世界的转基因技术和应用吧!

  两个中国人在国际上首次打开了转农艺性状基因产业化的技术大门

  1.朱作言的转基因鱼

  1985年,德国的科学杂志《应用鱼类学》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转基因鱼的论文,介绍的就是中科院水生生物所朱作言院士的研究成果。 这不仅是在鱼类上的第一篇转农艺性状基因成功的报道,也是动物和植物农艺性状转基因成功的第一篇报道。早于美国同类研究3年。

  这一研究很快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承认。除了学者来访和媒体报道之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四个不同系的教授联合提名向学校推荐,朱作言被明尼苏达大学邀请到该校做极具殊荣的Hill-Visiting Professor(每年在全球范围遴选邀请10名成就卓著的教授去该校访问,朱作言是第一位被邀请的大陆学者),邀请朱作言去该校帮助建立和启动这项研究。接着,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又邀请朱作言到该校任教授研究员。美国纽约时报1990年11月27日用半版报道了朱作言的转基因鱼研究,刊发了朱作言的两幅照片,肯定中国科学家的首创以及美国3年后才有类似研究报道。

  2014年,美国环保局和FDA联合批准了美国一家公司商业化转基因三文鱼的申请报告,而朱作言院士的团队也早已成功地把鲢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到鲤鱼中,待时机成熟,也将申报商业化。

  2.陈章良的转基因矮牵牛

  1985年,在其博士导师的指导下,还是华盛顿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陈章良(现为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选定了转基因矮牵牛和烟草研究课题。随后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新技术将大豆储藏蛋白的基因转移到矮牵牛上。虽然这一成果属于美国, 但陈章良是主要的参加者,文章最后注解中说明经费来自美国能源部外, 而陈章良的博士经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继这篇植物转基因的首报之后, 陈章良在导师指导下又完成了经济作物烟草转基因工作。

  当今世界商业市场年销售额达1300亿美元的转农艺基因作物最早的成果,是由两个中国人首先参与、完成的——尽管陈章良的成果属于美国,但朱作言的成果是百分之百的中国成果。

  中国是世界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陈章良在完成了博士学位攻读后, 杜邦、孟山都等公司都为他提供了工作岗位, 但是陈章良毅然选择了回国, 到北大生物系工作, 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国务院为陈章良拨款600万人民币(1988年的600万是相当可观的)在未名湖水塔边上盖了一座研究生物技术的楼。

  在北大,陈章良用他在美国就掌握的烟草转基因技术, 驾轻就熟地做出了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田波教授也同时独立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此项技术在河南等地大量应用,生产的烟叶远销到美国,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美国名烟万宝路(Marlboro)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其烟丝的主要原料竟然含有从中国进口的转基因烟草。当时全世界对转基因技术的认识还很肤浅,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还没有转基因作物监管的法规,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也有疑虑。所以美国获悉销售量很大的万宝路香烟,竟然使用了中国的转基因烟草做原料,朝野惊动,美国农业部派出包括贝茨维尔农业研究中心(Beltsville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级别最高的华人农官、烟草专家左天爵(当时笔者在这个中心工作,中国农业部把公派留学人员的生活费交由左天爵管理发放,因此与左天爵有过一些交往)在内的一个代表团来中国谈判,要求中国停止出口抗病毒转基因烟草到美国, 否则美国将停止从中国进口烟草。在美国政府的压力下, 中国政府不得不封存和销毁了河南库房中的所有转基因烟草。中国最后停止了种植世界上第一个有商业行为的转基因烟草, 中国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努力夭折在美国的压力之下。

  陈章良及其导师在美国成功地建立把农艺性状基因转到烟草的首创工作,惊动了位于同一城市的孟山都公司, 再加上中国竟然把转基因烟草出口到美国, 让孟山都公司看到了转基因作物的巨大市场和经济潜力, 于是这个原来是以卖农药和除草剂为主业的公司, 投巨资开发转基因作物, 在短短的8年内就成功转型,从一个农药化学公司,转变为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与美国的其它种子公司以及少数其它国家一起,开发出了如今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约12%的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年营业额达到120亿美元。

  中国则从当初把转基因烟草卖到美国的身份,变成现在每年花400亿美元进口7200万吨孟山都开发的转基因大豆和其它转基因产品,历史是不是有点讽刺?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力抗孟山都转基因棉花,保住中国棉花市场不陷落

  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棉花种植业出现主要害虫棉铃虫的抗性问题,当时农药都杀不死这些抗性棉铃虫,棉花产量急剧下降,整个纺织业即将崩溃。 此时,美国孟山都公司挟其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增产效果显著之势,来中国推销其转基因棉,游走于国家科委和农业部之间,其条件是中国先付给它1000多万美元的专利技术使用费(up-front fee),由孟山都在河北与岱字棉的合资公司负责购买孟山都的转基因抗虫棉种子(孟山都赚的第二笔钱),岱字棉公司与孟山都(中国)各分50%的利润(孟山都赚第三笔钱)。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获知此事后,指示要攻关、研究出我们自己的转基因抗虫棉。

  获此任务后,中科院和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集中力量攻关。当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的科技人员郭三堆把帆布床搬到实验室,24小时在实验室研究如何做出不侵犯孟山都专利权的抗虫BT转基因棉, 生物技术所所长范云六在科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为郭三堆提供经费和设备的保证,贾士荣作为转基因棉的推广发展的责任人,全力组织全国的大协作。

  最后,由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合成出的抗虫BT基因Cry1Ab + Cry1Ac不在孟山都的专利保护权利之中,中国的棉花种业市场从此由我们自己掌控,遭到重创后的孟山都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转向印度,采取了在中国与河北岱字棉公司合资的同样手段,与印度最大的种子公司Mahyco合资,通过Mahyco在印度申请,印度政府批准了3个转基因抗虫棉在印度栽种。

  此后12年,孟山都通过Mahyco赚了天价利润。孟山都在开始进入印度的2002年卖给印度的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低于1美元/kg(低价开拓市场),但到2010年孟山都卖给印度的转基因棉种的价格飙升到74美元/kg,10年涨了100倍以上,孟山都从印度推销转基因棉每年获得的利润是2亿美元,10年下来,孟山都已经从中赚了至少20亿美元。而现在印度棉农想不种孟山都的转基因棉都不可能,因为已经买不到非转基因的棉花种子。现在印度的第二大棉花种子公司已经到中国的棉花种子公司,购买中国开发的转基因抗虫棉种子, 意图摆脱美国孟山都对他们的控制。

  转基因棉花为中国创造财富120亿美元以上

  如今,中国的棉花栽种总面积的95%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转基因棉。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几何?中国的棉花总产量比美国几乎高出一倍,粗略估计,美国2010年的棉花总产值约6亿美元,中国的产值应该是12亿美元左右(这没有包括由棉花而来的二级产品的产值,如衣服等), 所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的这项转基因棉花技术,不仅阻击了美国转基因棉控制我国棉花市场,十多年下来为国家创造的财富在120亿美元以上, 早就超过我国对转基因作物专项投资的总金额200亿人民币(相当于30多亿美元)。

  中国转基因棉花保卫战离不开中央领导直接支持

  当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所成功地开发出具有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棉花后,由于农业部个别管理官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还不太理解, 所以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导致推广转基因棉花遇到阻力。

  时任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获悉后,绕过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直接打电话给生物技术所,要去生物技术所做调研考察。农科院领导获悉后,给朱丽兰办打电话,希望先到院里来,由院领导汇报后再去生物技术所,但回答是:直接去生物技术所调研。朱镕基到了生物技术所后,当场做了重要指示。在朱总理的干预下,转基因棉花产业化的人为障碍被扫除,中国的转基因棉的产业化一马平川,全国现在95%的棉田种植的都是深受棉农欢迎的转基因棉花。

  中国现在仍然有多项领先世界水平的转基因技术

  1.中科院遗传所高彩霞的小麦基因编码技术获得重要突破,该研究有望培育出对白粉病具有持久、广谱、高抗特性的小麦抗病品种。

  2.西南大学的裴炎开发出控制“BT抗虫基因只在植株的营养发育阶段存在,在生殖生长阶段不表达”的遗传操作技术——即食用部分(种子)中没有转基因BT蛋白。

  3.中国农科院范云六院士领导开发出转植酸酶玉米(已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可有效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价值;中国农科院林敏研究员的抗除草剂草甘膦的大豆,中国农科院研究的抗旱转基因小麦,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领衔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的转BT基因抗虫玉米等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表现了很好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

  很遗憾的是,在“反转”舆论干扰下,中国科学家的这些领先的成果很可能又要重蹈朱作言、陈章良的覆辙, 国家经济将受到巨大损失。这些“反转”活动, 仅仅是打压了中国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却没有阻挡住美国的转基因产业发展, 而且拉大了我国与美国的差距, 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