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降压药,吃还是不吃?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6-25 14:56:14   阅读量:0

  老王患高血压有几年了,每天早上一起床,伸出胳膊缠上血压计测血压,然后往嘴里扔上两片药,基本上是每天起床后的标配动作。由于一直服药,老王的血压保持的还不错。但是每天吃药,让老王挺烦心,因为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医院让医生检查,换些药吃。出趟远门,也得随身带着高血压的药。老王总想着,要是高血压能不吃药就好了。最近,老王似乎看到了“希望”。

  而点燃老王希望的是近日一则“高血压不需要接受治疗”的新闻。这个观点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一次报告中提到的。

  韩启德说,高血压只是危险因素,当前干预的实际结果是,绝大部分干预没有任何效果,其中有些人反而使健康受到损伤。

  “高血压不是病,高血压只是危险因素。”他认为,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疾病必须要有劳动能力受到限制或丧失,并且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而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这些情况,因此它不是疾病,是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可以降低25%~30%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但如果把降低30%心脑血管危险性的结论用到个体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含义呢?

  韩启德认为,拿我国40岁以上的高血压人群来看,100个高血压病人在10年之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为10%。如果按照降压治疗后能降低30%的风险估算,这100个高血压患者中,只有4到5个人是受益的。大部分人非但没有受益,他们还可能存在药物的副作用,加上药物的经济负担。

  韩启德认为,之所以仍有人会坚持对较小发生率的疾病干预治疗,主要是不确定自己究竟属于那1%的人群还是那99%。

 

  高血压是病,也是危险因素

  韩启德的观点和目前大部分人的认知是不同的。不过他在演讲时也表示,这些内容只是“一家之言”,“只提供一个侧面,不是全面”。

  就像韩启德选择站在了这个侧面一样,一些临床的医生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却是另一个侧面。

  擅长于高血压治疗的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吴升平告诉记者,高血压在正式的医学专著中确实是按照疾病定义的,但同时它也是危险因素。

  既然高血压是一种病,同时也是危险因素。那么韩启德所说的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其实服药的作用不大,而且药物还有副作用的观点是否在现实中可行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高血压到底是什么?

  人类对高血压的认识是医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剑桥人类疾病史》认为,这一艰难而又激动人心的历程是由中国人开启的。大约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描述脉搏“盛而坚曰胀”,就这五个字,被有些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关于高血压的记载。

  但直到1733年,英国皇家学会斯蒂芬·黑尔斯才首次测量了动物的血压。他用尾端接有小金属管的玻璃管插入一匹马的颈动脉内,此时血液立即涌入玻璃管内,高达270厘米。这表示马颈动脉内血压可维持270厘米的柱高。这个实验虽然略显血腥,但是却开启了人类测量血压的帷幕。

  话又说回来,虽然从《黄帝内经》开始,人们就认识了高血压。但是直到今天,我们很多普通人对血压问题的认识却还不清晰。

  截止到2012年,我国有高血压患者2.66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被问到身体状况怎么样时,很多人还是会说,“没什么事,就是血压有点高。”

  从这些人的回答,就能看出“血压有点高”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对身体健康不构成太大危害的“小毛病”。

  高血压不是“小事”

  实际上,血压的问题,还真不是小事。

  人体内的各个脏器得以正常运转,维持我们正常的生活,靠的就是流经全身的血液带给他们的养分。失去血液的滋养,大脑只需几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脑组织死亡。所以流经全身的血液就像人体生命的河流。而这条河流得以流淌的原动力就是心脏产生的血压。

  血压是心脏在收缩动作和舒张动作交替进行时,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在一天中,人体的血压也有着自己的“生活规律”。白天,人体较活跃,身体需要更多的氧和营养,这就需要大量的血液来输送,所以白天的血压就高些。而夜里,人体在睡眠时只需最小限度的氧和营养,血压就低些。大多数人每天的的血压节律是,早晨起床血压上升,日间持续处于较高状态,晚上血压逐渐下降。在睡眠过程中降到最低。

  但是人体理想的血压也有一个范围,那就是高压小于120毫米汞柱,低压小于80毫米汞柱。在这样的血压水平下,身体的各器官既能得到充足的血液,同时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适中,不至于让血管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

  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比正常水平要高出不少,所以血管受到的压力变大,血管的疲劳程度也比正常人要大得多。

  高血压还需药物控制

  了解到高血压是怎么回事后。我们再来谈谈最初提出的那个问题,高血压到底需不需要用药物控制?

  我们可以把血管想象成一根皮筋,而疲劳程度大的血管就像一个过度拉伸的皮筋。持续的血压升高会造成心、脑、肾、全身等的血管损害。严重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危及生命的临床并发症。

  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每年死亡350万人。而其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

  国内外的研究均证实,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减少40%~50%的脑卒中和15%~30%的心肌梗死危险。因此,控制高血压是心血管病防治的切入点。

  确实,如韩启德所说,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只能减少一部分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其他人可能确实吃不吃药,控制不控制血压都对本身的疾病没有影响。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的医学还没有办法让人得知,你到底是药物控制起效的那部分人,还是药物控制作用不大的那部分人。在这种未知的结果下,吃药稳定血压似乎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就像打疫苗一样,一些人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身体中这些免疫力。但是一旦用上,这些待命在我们身体中的“卫士”就作用重大。

  研究发现,人群中确实存在着大约7%的人是不用吃药,靠运动、减肥、保持心情舒畅等方法就能降低血压的。但是剩余的大部分的人,无法自行调节血压到正常的水平。

  “而且现在的医学也证明,控制血压对人的健康是利大于弊的。”吴升平告诉记者。血压升高的主要危害是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大、中、小血管,损害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等的损害。如果非要等到发展到心脑肾脏器损害时再用药,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科学认识降压药副作用

  在韩启德的观点中,降压药的副作用,也是他认为高血压不需要服药的论点之一。

  不可否认,是药三分毒,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有有一些副作用。吴升平说,比如会引起头痛、水肿、干咳以及对消化道的刺激等。但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愿意长期服药,出现了不良反应后就自行停药、换药。这些都是欠妥的做法。

  因为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均是可逆的。停药后不良反应可逐渐消失。任何一种降压药都可能有个别人出现不良反应。临床长期观察发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占1%到5%,并不是每个患者在用药后都会发生。

  但是如果因为药物可逆的副作用而不吃药,最终损害了血管的健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在高血压患者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人们愿意“扛着”。明明得知自己得了高血压却不愿意吃药,认为一吃药就停不下来了,而且过早吃药会产生抗药性。其实这也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而且高血压不能治愈的特性,需要人们通过综合治疗来控制高血压。这就需要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而且一旦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血管的损害更严重。所以高血压患者想要长寿,过更加健康的生活,反而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高血压可预防

  虽然高血压通过长期服药,一样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但是如果能避免患上高血压,人们的生活质量会更高。幸运的是,高血压确实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

  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1959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仅为5%。到了2002年上升到19%。可见,伴随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

  在高血压患者中,70%到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只有20%~30%的高血压发生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所以说,大部分人的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只要去除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就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

  经过医学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经将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一一揪出。我国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钠低钾膳食,超重,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运动不足等。

  比如每天摄入2到3克食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但过量食盐摄入大于6克就会导致不良生理反应,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升高血压。研究证明,盐摄入量与血压升高呈正比。每日摄入的食盐从9克降至6克,可使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2%,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

  体重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因素。据了解,肥胖者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分别是正常体质量者的3倍和2.5倍,因为身体越胖,心脏血液输出量就越大,血压就随之越高。

  而5%到10%的高血压患者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因为大量饮酒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及血压波动性增大。据了解,重度饮酒者脑卒中死亡率比不经常饮酒者高3倍。此外,长期紧张,运动不足,也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因此,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才是最好的降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