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被毁掉的“砖家”言论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6-25 10:42:01   阅读量:0
  曾几何时,专家变成了“砖家”,专家言论也成了嘲讽对象。曾有媒体进行过一项调查,参加投票的5492人中,有44.8%的人表示在遇到重大问题时,愿意听专家的观点;有32.8%的人表示“不愿意”;22.3%的人未表态。专家不被信任,当然与一些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只为利益群体代言有关,但我们也要看到,有相当多的专家言论被曲解了,而这些言论还流传甚广。
  
  1、“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
  
  专家:王炜/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
  
  背景:2003年10月15日,某媒体发表标题为《自行车过多是交通拥堵根本原因》的报道,称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认为,“自行车作为一类交通工具是绿色的,但它不是一种绿色交通方式。相反,正是因为自行车太多,影响了城市的道路交通, 致使道路的利用率不高,机动车运行缓慢,尾气排放量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加剧。”
  
  该报道被其它媒体转载后,观点演化成了“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
  
  真相:仅两天后,王炜致函媒体,表示“我从来没有说过‘自行车过多是道路拥堵根本原因’”,他的观点一直是“自行车本身是一种绿色的交通工具,但在中国的机非混合交通条件下,自行车交通方式不再是绿色。” 他的主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引导自行车向公共交通转移。
  
  不过,王炜澄清的言论很少有媒体转载。
  
  点评:作为常识,你也应该能想到,如果不是断章取义,一个专家(智商正常的人)怎么可能说出“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这样奇怪的话?
  
  2、大头娃娃不是食品安全事件
  
  专家: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
  
  背景:陈君石接受媒体访谈,谈到阜阳奶粉事件时,表示“我们上至政府领导下至消费者都认为前几年阜阳奶粉的事件,大头娃娃是食品安全事件,根据我刚才说的这个定义,不符合。阜阳奶粉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它只造成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它是由于掺假造假造成的营养不良问题。”
  
  真相:陈君石说的“不是食品安全事件”有个前置条件,即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当然,这一定义与公众的感觉并不吻合。近年来,陈君石也坦承,公众眼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泛指“与食品或食品行业相关的问题。”
  
  点评:陈院士称得上食品安全领域被“挨骂”最多的专家,甚至有人专门整理出了“陈君石先生经典语录”,其原因在于食品安全问题上,陈君石的观点与公众的直觉不符。
  
  3、三聚氰胺基本无毒
  
  专家:李可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背景:2012年11月发生了“白酒塑化剂”事件,众多白酒品牌受牵连。12月,茅台集团在贵州召开发布会,回应媒体对其产品含塑化剂的质疑。发布会上,李可基除了谈到塑化剂的标准本身不科学,还谈到了三聚氰胺问题。会后,媒体以“北大教授力挺茅台 称三聚氰胺基本无毒”为题进行了报道。
  
  真相:李可基的完整原话是:三聚氰氨其实基本上是一个无毒的物质……三聚氰氨成了问题,就是因为我们给最脆弱,最敏感的几个月的婴儿吃,他确确实实没有应付能力,所以他才产生了肾内结石。三聚氰氨在体内实际不会发生任何反应,一两天大概都会排出去,我们喝奶喝了那么多,即使我们现在继续喝下去也不会造成我们的损害。这指的是成人,不是婴儿。——从科学角度来说,这段话没有问题(当然,说三聚氰氨低毒可能更准确一点)
  
  点评:媒体的断章取义,再加上三鹿奶粉事件给大家留下的惨痛记忆,屏蔽了科学的解读。
  
  4、苏丹红毒鸭蛋中苏丹红含量非常低,所以大家不必担心!
  
  专家:何计国/中国农大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
  
  背景:2006年,央视曝光河北白洋淀红心鸭蛋是在鸭子吃了含有苏丹红成分的工业染料而产下的。何计国在媒体访谈时表示,“至于说以前吃过会不会造成这个问题,大家不用太担心,毕竟那个量非常低,没有达到危害水平。”此观点被媒体广为传播。
  
  真相:按照科学计算,以问题鸭蛋里检测出的苏丹红含量来计算,一个成年人大概要每天吃2000个这样的鸭蛋,而且要长期吃下去,才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前提是人和动物对苏丹红同样敏感。当然,苏丹红属于非常添加物,喂鸭子是违法的。
  
  点评:公众并没有“量效关系”的概念,很难相信食物中出现一种非食用物质会是没有危害的。
  
  5、每天吃6个“铬胶囊”没事
  
  专家:孙忠实/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
  
  背景:2012年“铬胶囊”事件后,孙忠实在做客网络访谈时称,“如果一天吃六个胶囊,一天三次,一次吃两个,也没有吃掉多少铬。”他建议大家冷静,不要恐慌,“不要把它说成很大的危害,造成老百姓都不敢吃胶囊了”。
  
  事后,孙忠实被网民称为“中国毒胶囊的帮凶专家”。
  
  真相:根据计算,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要口服3-9毫克的六价铬才会中毒,即使把“问题胶囊”中的铬全算成六价铬(其实也可能有三价铬),这相当于一次吃下200-500个胶囊;即使是考虑慢性损伤,仍然需要每天吃很多这样的胶囊。因此,每天吃6个问题胶囊是不会有健康危害的。中国药典之所以要规定2mg/kg的铬限量值,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能检测出工业明胶用于制造胶囊,而不是一个安全限量。
  
  点评:“铬胶囊”中的铬最多超标90多倍,太吓人了!公众只要看见某种物质超标了就害怕,却不知道制定标准的用意是什么。
  
  6、炒菜也会增加PM2.5
  
  当事人:赵会民/北京外事办主任
  
  背景:2013年10月,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赵会民在介绍北京市治理空气污染的举措时称,“包括给我们的市民提出希望,比如我们中国人的烹饪,实际上现在城市大了之后,它对PM2.5的贡献也还是不小的,这些也希望市民能够更好配合政府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
  
  真相:多家机构实验证明,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特别是油炸、炒菜时,PM2.5能迅速飙升8倍到近20倍,达到严重污染甚至爆表的级别,其中炒菜产生的PM2.5最多,5分钟内PM2.5数值就从开始时的38微克/立方米增加到了787微克/立方米。当然,比起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产生的PM2.5来说,烹饪占比要小一些,但仍然不可忽视。据中科院大气所王跃思研究员的估计,夏季北京城区PM2.5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
  
  点评:说烹饪是PM2.5的重要来源大家不信,但要说露天烧烤产生大量PM2.5估计就没人不信了。
  
  如何分辨专家观点?
  
  很多时候,公众确实被专家观点搞得很迷糊,甚至很生气!到底是专家在胡说八道,还是被媒体断章取义,吸引眼球呢?专家言论是否可信?下面几招,帮你分辨真假专家。
  
  1、 该专家是否具有学术身份?
  
  一般来说,有学术身份可以保证两点:首先他完全了解和清楚相关科学共同体的共识,他在该领域是有发言权的,是有专业素养来支撑其观点的;二是他发表观点时会顾及到自身的学术声誉,会考虑到同行对他的评价(还有其所在单位对他的约束),因此观点必须是严谨的。
  
  对于公众来说,需要区分的是某个身份真的是学术身份。一般来说,与科学共同体长期保持联系,并积极参与其活动的知名大学院所的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都比较可信,而一些长期游离于科学共同体活动之外的,甚至不清楚科学共同体结论的人士,不知名目的研究中心、协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仅仅服务于某些经济活动的民间学术团体人员,则不必然有学术能力。
  
  举例:某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多年来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对食品安全问题发表见解,但是该协会只是一个在香港注册的普通社团,并非学术组织,秘书长本人也并无食品安全方面的专长,其观点也不被业内认可。不过,正因为其没有学术身份,所以他能说、敢说,反正没人管。
  
  2、 该专家是否“跨界”发表观点?
  
  现代学科划分已经越来越细,不仅“隔行如隔山”,即使是同一个领域下的不同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研究环境污染的,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差别就很大。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一般只会对自己研究领域内的问题发表学术见解,否则就是隔行科学家(distant scientist),对于不在研究范围的则会如实奉告“抱歉,这个问题并非我专业内的,我无法解答。”相反,只有“伪专家”才敢什么问题都说。
  
  举例:某所谓奶业专家谈到纯牛奶要经过超高温灭菌时说,“这么高的温度,包括蛋白、脂肪、钙等等东西,特别是维生素,活性会去掉。维生素保留10%就不错了,蛋白质温度到90度的时候开始发生严重变性。时间放的越长,里面的氧化程度就越高,营养流失越来越大。”
  
  这里关于蛋白质“变性”问题的表述是错误的,蛋白质变性只会更容易吸收,并不会导致营养流失。公众一看是奶业专家谈牛奶问题,以为很专业,其实这里涉及的是营养知识,该人士并不适合谈这一问题。
  
  3、 该专家的观点是否过于偏激或绝对化?
  
  科学是一架非常精密的仪器,为了准确地描述它,有时候科学家必须要附加前置条件,使用很多限定词语,比如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限定条件包括“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摄入了多少量”“有多大概率”,然后才是可能出现什么结果。换句话说,“某某东西吃了会致癌”(某某东西抗癌也一样)这样表述并不科学,如果你在媒体上、微信上看见类似绝对化的观点,要么这根本就是一个伪造的观点,要么就是媒体对专家的言论断章取义了。
  
  举例:有相当多科学家对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发表过看法,这些观点一般都是“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而没有一个专家说“转基因食品绝对安全”。这并非科学家没有底气,或者说对转基因的研究还很少,实际上转基因食品安全食用已经有近20年,食用转基因饲料的家畜,特别是实验动物已经达到30代以上了。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从原理上有清晰认识,对其安全性也已进行了两千多项研究,均未发现问题,只不过科学永远是存在未知的,不允许科学家使用“绝对安全”这种表述。
  
  4、 同行是怎么评价该专家观点的?
  
  学术界的规则决定了,如果一个专家发表了与主流科学共识不同的观点,那么他必须有自己的更新研究结果作为支持,同时也一定会有同行站出来辩驳和讨论,以此来表明其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孤零的反对科学共同体结论的言论,如果不被同行科学家重视,就表明是没有学术价值,对已有的科学共同体结论没有影响。当然,有些科学界尚不明晰的问题也会引起争议。这些争议可能会出现在学术刊物或专业论坛上,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未必要完全理解这个争论的过程,但如果是一个重要的、与大众相关的问题,其结果多少会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在大众媒体上。所以,对于那些看起来很标新立异的专家观点,你如果无法判断,不妨关注一下其同行的评价。注意,离该领域越近、学术身份越高的专家,其观点可信程度越高。科学共同体尚未达成结论的事情,正是科学界正在努力解决中的,一旦突破具有巨大学术意义,在此之前是不会向社会扩散的。
  
  举例:近日被媒体以《人类有望‘饿死’癌细胞》为题广泛报道了清华大家颜宁教授的一项最新研究,不过,该报道在微博上即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直斥“饿死癌细胞是编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报道出来后,多位学者包括颜宁本人都在博客上进行了讨论。颜宁认为这是一个“极具噱头”的新闻,报道偏离了她的本意。这些讨论认为,是否能“饿死”癌细胞其实还很难下结论,毕竟这只是一项基础研究,离治疗癌症还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