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膳食指南 专业人士有话说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5-27 14:42:19   阅读量:0

  在我国大多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中,饮酒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特别是对男性来说。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饮酒率是32.8%,男性的饮酒率是52.6%,女性饮酒率远低于男性,为12.4%。

  谈到饮酒对健康的影响,需要先了解酒中都含有什么。酒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醇(酒精),除了含水和酒精外,有的酒中还含有少量的糖和微量肽类或氨基酸,酒中还有有机酸、酯类、甲醇、醛类和酮类等,有机酸和酯类与酒香味和滋味有关,甲醇、醛类和酮类等与酒的毒副作用有关。除此之外,有些酒精饮料中含有铁、铜或铬,但由于这些成分的含量都太少,所以都不具有太多的营养价值。

  酒精饮料可以提供较多能量,特别是高度白酒。1克酒精可以产生7千卡的能量。酒精饮料中含的酒精量不同,所含的能量不同。100毫升浓度为50%的白酒可产生350千卡的能量。虽然酒精在体内不能直接转换为脂肪,但其产生的能量可以替代食物中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在体内代谢。当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时,机体就会将由酒精所替换其他食物来源的能量转变为脂肪在体内储存。

  适量饮酒有一定的精神兴奋作用,可以产生愉悦感;但过量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过量饮酒尤其是长期过量饮酒的人,食欲会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每天喝酒的酒精量大于50克的人群中,10~15年后发生肝硬化的人数每年约为2%。肝硬化死亡中有40%由酒精中毒引起。过量饮酒还会增加痛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发生的风险。长期过量饮酒还可导致酒精依赖症、成瘾以及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我国成年居民有9.3%的属于有害饮酒。

  超重和肥胖确实是当前营养不良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现在很多企业推出体重管理方案。需要强调的是应按照膳食指南设计好每天的一日三餐,不能为了减肥而无限制地限制能量摄入和营养素摄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希望通过新版膳食指南,进一步推动各类营养咨询的科学化。

  新版膳食指南中提到推进平衡膳食模式,综合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的需要,兼顾粮食的供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让老百姓能够买得到、做得出、吃得起的膳食模式,也希望通过对居民饮食习惯和模式的正确引导,对居民的营养和健康起到长期深远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食用油不仅是炒菜做饭的必备食材,而且是人体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人体保持健康所必需的基本营养素之一。同时,食用油能提高人的食欲,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但是,食用油的摄取并不是越多越好,由于目前我国居民多数人油吃得偏多,所以提倡要“少油”。

  在所有食品中,油脂的单位热量最高,1克就能产生9千卡的热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进1瓷勺油(约10克),能量就增加90千卡,而10克蔬菜的能量仅为2.5千卡,10克馒头也才16千卡,可见油脂虽然体积小,但却是能量的小压缩包。如果不增加锻炼,过多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长期势必导致体重增加,引起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人群膳食总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不要超过30%。摄入过多的烹调油和高脂肪的动物性食物,会导致膳食中脂肪过多,而高脂肪的膳食,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而会增加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肾动脉硬化、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一系列疾病的危险因素。另外,研究还表明,高脂肪膳食还可能增加某些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生的风险。油腻的食物还容易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

  中国人习惯用植物性食用油来烹饪菜肴,要想不过量摄取脂肪,就特别要注意烹调用油的量。植物油吃多会造成能量摄入过高,引起肥胖症,同样带来上面所说的问题。所以,吃油种类是一个问题,而关键点在于控制量。生活中,需要摄入不同来源的油脂,用多种多样的油,满足人体对不同脂肪酸的需求。

  提倡“少油”,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降低烹调油的使用量,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25~30克烹调油,普通人应该以此作为标准。25~30克烹调油相当于普通的白瓷勺两勺半到三勺左右。但如果家人中有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等症状时,其摄油量还应适当减少到20克左右。

  多种植物油交替食用是重要原则。任何一种植物油均有其营养优势,有的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茶油等),有的富含必需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如亚麻籽油等),有的富含必需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如豆油、花生油等),不断交替食用或一天中使用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既可满足营养需要,又可避免长期单一食用某种油脂造成营养失衡的潜在隐患。

  学会定量估计油量。学会如何控制 烹调油的用量每人每天为25~30克,然而很多人在日常烹调中盛烹调油的器具往往没有刻度,所以通常对用油量无从得知。建议可以购买带有刻度的小型器具,如中国营养学会的控油壶,每天按需要量从大油瓶或油壶中倒入刻度器具中,以控制总用油量。另外也可用常用的瓷勺衡量,一瓷勺大约为10克。

  警惕加工食品中的油脂。很多加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都会用到油脂,以增加加工食品的口感,所以在选择加工食品时要看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的脂肪含量和占脂肪参考摄入量(NRV)百分比,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以减少膳食中总脂肪的摄入量。为了身体健康,学会如何用油、吃油很关键。

  新版膳食指南最特别的就是最后一条,杜绝浪费和兴新食尚。为什么要提倡杜绝浪费和兴新食尚?出于两点考虑:第一,平衡膳食不是一个人的事。大家有时在家吃饭,有时在餐馆就餐,有的是食品生产商供应,所以吃饭是整个社会的事。希望整个社会兴新食尚,减油减盐,平衡膳食,合理搭配,以营养导向来影响生产提供。第二,是指新文化。新的饮食文化非常重要,是承载平衡膳食是否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的家庭喜欢吃特别咸的食物,有的地区喜欢吃腊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出这样的推荐,希望一方面杜绝浪费,一方面倡导新的饮食时尚,用新饮食文化促进平衡膳食的实施。 

  生活富裕,节奏加快,不愿意在家做饭的人越来越多。在大城市的年轻居民当中,每周在家吃饭不超过3天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会做饭做菜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美国的一项研究提供了具体数据。这项研究调查1700多名年轻男女,了解他们是否自己动手做饭以及饮食营养状况。

  研究发现,只有21%的男性和36%的年轻女性每周都购买新鲜蔬菜,而只有44%的男性和56%的女性每周至少一次用鸡肉、鱼和蔬菜来制作晚餐。只有13%的男性购买食物之前会列个单子好好考虑,女性则有23%的人这样做。研究者分析这些人的膳食之后发现,在自己做饭的人当中,只有31%的人每天能吃到5份以上的蔬菜和水果。但在不做饭的人当中,能够吃到5份以上蔬菜水果的仅仅占3%。最后研究者得出结论:自己做饭更健康。

  无论国内国外的调查结果都一样:与家庭制作的食物相比,快餐中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和盐分,而蔬菜水果的数量严重不足。实际上,蔬菜、粗粮、薯类、豆类的消费都有类似的规律,也就是说,在家吃饭频率越高,饮食方式越传统,吃到这些健康食品的机会就越大。反之,下馆子次数越多,对快餐食品和速食品的依赖越重,则这些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因子的食品就吃得越少。

  在对2793名美国中学生所做的研究发现,不仅和家人分享晚餐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家人一起吃早餐也与膳食质量相关。在家吃早餐的孩子有较高的水果摄入量、全谷物摄入量和膳食纤维摄入量,发生肥胖的风险较低。

  如果真的在意自己和家人健康,那么健康生活的第一大要务,就是投入时间和精力,下功夫学习基本的烹调技能,购买新鲜天然的食物原料,给自己和家人制作营养均衡的三餐。■

  (本文综合新华社和凤凰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