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自杀背后的精神疼痛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23 16:48:18   阅读量:0

  导致自杀的原因复杂多样,基本上所有导致人们满意度和幸福感缺失的因素都会阻碍人们积极生活的信心。而一旦遇到促发因素,一些人难免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


        文/记者 齐亚凤

  近日,济南市四名90后男女青年通过网聊,相约一起自杀。在饮酒、吞服致幻类药物后,四名自杀者点起了木炭盆寻死。中途一名女性自杀者跑出并报警。随即民警和急救人员将房间内陷入昏迷的三名自杀者送往医院抢救。通过网聊邀约自杀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想法,近年来却成为自杀行为的新现象。

  隐匿着的厌世群体

  记者在QQ群搜索关键词“自杀”,未搜索到相关群,网络上一些名为“自杀QQ群”已经被关闭。在仔细浏览网页后发现,还有一些有厌世倾向的网友寻找自杀QQ群的帖子等。

  “求求你了!谁知道自杀QQ群,告诉我好吗?带我离开这个世界……”在一网络论坛,一名网友发出提问帖。帖子后有不少网友跟帖,称同样有自杀想法,并留下了QQ群号码,表示希望能够一起结束生命。

  根据跟贴网友留下的QQ群号码,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些QQ群变得非常隐蔽,群名已转换形式,不是直截了当用“自杀”字眼。加入群后,可以看到,群信息都是在传播厌世的想法。(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影响,记者略去对这一群体的详细描述)在此,一些“想不开”的网友渐渐聚集起来,通过建立自杀网聊群的方式商讨、组织集体自杀活动。从目前的情况看,创建和加入群的,大多以年轻人为主,彼此不谈人生不谈理想,却是轻松地约定一句“你要走么,一起么?”交谈中,令人心痛的是,这些年轻人似乎一点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这一反常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负面情绪可能会传染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就会感到压力、焦虑、悲观或生气,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全神贯注某个主题,有的人思维转不过弯,越陷越深进入“死胡同”。

  “自杀的负面情绪或许会传染的”,一些媒体报道中解释,一个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遭遇挫折之后,选择在网络中寻找自己的同类,或是相互慰藉,或是一同寻找一条解脱的路,走着走着,或就走向迷途。

  1992年,意大利帕尔马大学里佐拉蒂(Giacomo Rizzolatti)教授在做一次研究猴子脑细胞的实验时发现,猴子在做动作时,大脑中某个特定位置的神经元就立即处于激活状态;更令人惊讶的发现是,猴子在观察到别的猴子,甚至是人,在做同样的动作时,大脑中的那个特定位置的神经元同样被激活。

  猴子的大脑似乎分辨不出“是自己实际在做”和“看到别人在做”之间的区别。这些神经元就像一面镜子,能直接在观察者的大脑中映射出别人的动作,因此被称为是“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后来发现,在人类的大脑中,也普遍存在着这种镜像神经元,它们广泛分布在两个大脑半球的重要区域,包括运动前皮质(premotor cortex)和顶叶皮质(parietal cortex)。

  镜像神经系统不但能对行为产生镜像反应,而且对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绪也会产生镜像反应。这可能就是“情绪会感染”的真实原因。

  此外,一项发表在《加拿大医学协会杂志》针对加拿大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支持学界“自杀情绪传染”的假设,也就是说,青少年知道自杀事件后,不论是否了解自杀者,本人的自杀冲动也会增加。

  在研究了2.2万多名年龄介于12岁至17岁的青少年的数据后,来自渥太华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们发现,12岁至13岁的少年在得悉自杀事件后,本人产生自杀想法或行动的风险增加了4倍多。

  通过研究还发现,“自杀情绪传染”的效果会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加而递减。在14岁至15岁的人群中,“自杀情绪传染”风险为3倍,而在16岁至17岁的人群中,该风险为两倍多。另外,本人是否认识自杀者并不会对这种相关性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当自杀事件发生后,死者家属、媒体可能会对自杀行为美化或浪漫化,这些做法会产生危险后果,因为相对脆弱的青少年群体可能产生错误想法,认为自杀可以解决某些问题。所以,当校园中出现自杀事件,应该优先针对年龄小的群体进行危机干预,避免让青少年“暴露”在自杀新闻中。

  从众的心理暗示危害大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4年发表的首份全球预防自杀报告中指出,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即约每40秒钟死去一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约占到自杀的75%。全世界所有地方都存在自杀情况,且几乎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从全球来看,自杀率最高的人们年龄为70岁和70岁以上。而在某些国家,年轻人中的自杀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自杀是15~29岁人员中的第二大主要死因。


记者在“厌世”群的截图

  当一些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心理感染或心理暗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史瑞萍表示,“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恐惧,但当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从众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懦弱,这就是网上相约自杀群体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有些人自身有抑郁障碍,或是遇到了困难挫折用自杀的消极方法应对。在自杀前,他们会有孤独、恐惧的心理,因此借助网络征集自杀同伴,互相壮胆。”

  此外,自杀者往往来自不幸的家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发挥着关键作用。孩子核心人格的形成多在2到5岁,如果父母没有给予积极的引导或教育,孩子很难养成健全的人格。史瑞萍提到,“在破裂家庭中,父母会放任、漠视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存在感和个人价值,对自己的生命也会不在乎。在面对他人‘相约自杀’的要求时,一旦扣动了人们个性特征的‘扳机’,他很可能盲从、模仿,从而走上绝路。”

  在相约网络过程中,个人的自杀意念又会通过网络工具扩大化,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会感染和影响到更多的人,这种从众效应,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生活的情绪基调应是积极的

  有资料显示,那些从死亡线上被抢救过来的自杀未遂者回答说,追求死亡目的的只占一半,另一半则出于其他目的,如惩罚别人、摆脱痛苦、说不清楚等。如果不想死,却采用了危害生命的行为有可能致死,那是太遗憾的事情了。

  其实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表述清楚的。从促发自杀的因素来看,有单位人际关系矛盾、年轻人失恋、工作受责难、经济困难、精神疾病、罹患躯体疾病等。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梁红表示,“导致自杀的原因复杂多样,基本上所有导致人们满意度和幸福感缺失、抑郁、无望、糟糕的心态等因素,都会阻碍人们积极生活的信心。而一旦遇到促发因素,一些人很难避免出现自我伤害行为。”

  常见的自杀者,多是有情绪上的疾病,比如抑郁症。有数据显示,约20%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成功,而抑郁症患者实施自杀的概率远超过这个数字。预防“相约自杀”,要从预防自杀念头开始。因此,引入心理危机干预尤为重要。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有自杀念头的人能得到有效的心理干预,使他们走出心理阴霾,重燃生的希望。史瑞萍建议,“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可以找好友倾诉,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咨询,不要寻求那些所谓‘同病相怜’的网友。”

  面对居高不下的自杀率,面对那些年轻的面孔,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伸出手来,帮他们一把。但由于现在虚拟的“网络相约自杀”隐蔽性高,盅惑性强,参与者广,又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下,有些传统的自杀干预机制很难发挥作用,国内外许多专家建议建立专业的“网络自杀”干预志愿者队伍。此外,也要联合学校、公司以及相关各大网站论坛,灌输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阻止自杀意念扩散和传播。毕竟,任何一个生命都是极其珍贵的。

  自杀监测,科技公司们在行动

  自杀是可以预防的,Facebook、苹果、Google等科技大牛都在为此努力。

  Facebook最近宣布将推出自杀监测的相关功能,希望在用户传递出厌世情绪时及时进行干预。具体的做法是与之前信息流筛选相似,系统分析用户状态和文章中的关键词,再将“可疑”账号交给人工分析。如果监测到直接的自杀威胁,Facebook直接将联系与自杀者联系密切的人呼叫当地急救机构。同时Facebook也设置7×24小时的在线支持团队处理来自有自残、自杀倾向的用户的反馈。

  The Samaritans(热线助人队)也曾推出网页工具 Samaritans Radar,监测含有抑郁或者自杀迹象推文的 Twitter 账户,比如经常在推文中出现“抑郁中”“憎恨自己”等词汇。Samaritans Radar主要针对 18 至 35 岁、经常在社交网站更新心理状况和情绪的人群。

  如果想自杀的人不爱在社交网络上发状态怎么办?Siri也能帮上忙。如果用户向Siri说“我不想活了”“我想自杀”,Siri将会自动显示最近的心理咨询中心,或是询问用户是否需要拨打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国家自杀预防热线)的电话。

  另外,Google的搜索结果也能帮忙,如果在Google上搜索“怎样自杀?”优先显示的是自杀预防机构的广告和一些劝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