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00·2016中国“黑科技”百强评出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22 16:38:39   阅读量:0

记者/黄秋芳  摄影/张星海

11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T100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力行动”发布盛典现场,“中国黑科技百强名单”现场颁布,为这次历时近一年的“寻找中国最酷的黑科技”行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与此同时,现场还公布了十大创业先锋团队名单。

“T100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力行动”由北京科技协作中心主办,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科技部主管)联合主办;北京科技协作咨询服务中心以及北京科技报社|北科传媒联合承办。旨在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展示首都科技创新成果,扩大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惠及民生的社会影响力,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

▲“T100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力行动”颁奖现场

“T100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力行动”从2016年5月开始,面向全国征集10大类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新产品,其中包括:智慧生活、医疗健康、信息网络、能源环保、智能出行、高端制造、现代农业、公共安全、新型材料和绿色建筑。

活动启动一个月内,就有近千家厂商、科研机构提交报名资料。最终共有835家企业参与,其中新技术新产品共征集到1073项,创业先锋团队64个。经过资格审查,1042项新技术新产品以及52个创业先锋团队进入到项目初评阶段。

通过前期征集,专家初评、网络投票、终期评选、后期发布的形式,最终推出“2016中国黑科技百强”——新技术新产品TOP100,及创新创业先锋团队TOP10。

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占比45%,信息化让创新“脑洞大开”

“2016中国黑科技百强”中的新技术新产品,近半数依托互联网,功能颠覆了人们固有的“大小”“远近”“虚实”观念。

有光的地方就有网络的Li-Fi技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计算机视觉;仅1.7毫米厚的AR镜片;用互联网思维将垃圾变废为宝的生活污水处理及垃圾分类技术;通过移动通信大数据解决“城市痛点”;给每一块肉每一棵菜都配备可追溯的“身份证”。

“智慧”也为工业制造和商业创新插上了翅膀。“智能供热系统”带来了一个能“思考”并“理性”自适应运行的解决方案;多视角的X射线爆炸物自动探测设备能高速对托运行李进行安检;“精装修”一体化解决方案完美将AR和VR技术完美融入;10米高的个性化别墅用建筑工程3D打印机“打”出来;将污水变成高品质净水?通过一种新型滤膜就能实现!

在信息网络类别,有可以用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的匡恩工控安全威胁评估平台;多传感芯片融合带来更佳智能感知的低功耗蓝牙智能传感器;达到毫米级精度的StarAtlas运动追踪系统 ;以及让个人信息更自然地与你连接的慧影个人智能信息系统。

高大上的“硬科技”彰显原始创新能力

“T100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力行动”的参评项目,95%拥有自有专利,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和新材料等领域表现更为突出。

在公共安全类别,有配合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悍将北斗指挥型用户机;用军工技术和加密算法来取代钥匙的特斯联蓝牙智能门锁;以及手指静脉认证识别,可以更安全便捷地进行非接触式身份验证;另一款皓目行为分析仪能够同时对40个人实时监控,已在金融、零售、司法、博物馆等领域得到应用,为科学的监控、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支持。

在新型材料类别,一种超疏水纳米技术超自洁材料让太阳能电池板“一尘不染”;利用液态金属墨水打印出个性化柔性电路;让塑料垃圾变身优质建材的废弃塑料垃圾环保资源化处理技术生产设备,目前一条生产线日处理废旧塑料可达30~100吨,每年制成路面砖25万平方米以上;将火电设备部件寿命提高10倍的高耐磨耐蚀新材料与熔覆层的制备关键技术。

解决生活“痛点”,科技惠及民生

黑科技产品也为解决首都的交通问题提供了多种途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为乘车者提供公交实时到站、广告、周边服务等便民服务;“丁丁停车”用手机遥控管理车位和充电桩,让“抢车位”不再上演;一种专为地下停车场开发的车位检测及室内导航系统,则让你再也不用晕头转向了,定位精度更是达到1米;甚至行驶中出现火情也能用智能车载灭火系统来化险为夷,让汽车“零”自燃。

医疗健康类别的创新更是“体贴用心”。眼控沟通辅具能让人用眼睛“说话”,帮助“渐冻人”、高位截瘫、中风失语、脑瘫等具有肢体或语言障碍的患者借助头控和眼控技术解决沟通障碍、恢复生活能力;Himama智能备孕仪,让备孕的女性在更加舒适的心态下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帮助科技成果跨越迈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本次评选充分体现了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结合的特点,为科技成果迈向市场打通了多种渠道。

这些评选出的T100获奖项目将被推荐参与美国《Popular Science(大众科学)》杂志全球TOP100科技创新奖榜单的评选,与全世界最好的科技产品和技术比肩。此外,还将优先推荐至京东新产品众筹、京东首发、京东众测平台,以及在中国科技馆及地方科技馆面向公众进行展示,并参与主办方举办的投融资、项目对接、技术转化、媒体宣传等活动。北京地区的T100获奖项目也将推荐申报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认定,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认定等。适合的产品将有可能被纳入政府“首购”范围。

在发布会现场,北京市科委党组成员、北京市科技协作中心主任季小兵说:“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科技的引领和拉动需求也更加迫切,举办T100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力行动是北京科技协作中心在推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又一个新的举措。希望把T100创新力行动打造成为科技服务领域的一个知名品牌,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主体,可以信赖、可以依托、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1199000839c2ecf59294

了解更多本文详细内容,请扫描上方二維码

玩创新创业,来看看大咖的诀窍

记者/白竟楠  摄影/张星海

11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T100新技术·新产品 创新力行动”发布盛典现场,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马彦民、中关村创业大街联合创始人、君紫资本创始人、董事长秦君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为创新、创业的小伙伴们讲述了自己的实战经验。

王中林:未来人类就可以自己“摩擦”发电了!

1、能用人身体发电的小能源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也是生活质量的依赖,正因为如此,国家之间就会因为争夺能源而发生战争。能源分大能源、小能源,比如,北京市的用电、全中国的用电属于大能源。而我的演讲主题是纳米发电机,这是一种小能源。

小能源有多重要?据统计,2020年物联网会有一万亿个节点,但是,如果依靠电池,90%的物联网都无法实现,因为任何小的器件都需要电能来驱动工作。所以,如果利用环境能源来驱动我们想驱动的小器件,这就是新的能源技术。

我们的研究就是利用摩擦静电效应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不同的发电模式,我们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发电机。比如在鞋垫里做一个会发电的装置,穿着鞋子的人可以用行走而产生的电把信号送给几十米外的移动端,并且可以实现移动端跟踪。这项技术适合用在对老人的监护上,以防止老人走丢,这比起电池来说更可靠,因为它是持久的。

2、人类未来“蓝色的”能源依靠

海洋占地球75%的表面积,如何利用海洋的潮汐动力发电是一个世界难题,因为成本较高,并且发电机无法在水下工作,也不适合大面积铺设。现在,有一项新的技术正在被用于解决这个世界难题。我们将摩擦发电机制作成球形组成的网格放在海上,把水面晃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变成电能,这就是蓝色能源。

蓝色能源优点多多,理论上,每平方千米的发电量为兆瓦级, 100千米×100千米面积发的电相当于三峡大坝发的电,由此可见,未来我们有潜力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3、自驱动传感技术让信息更安全

除了发电之外,还可以利用摩擦原理开发新的传感技术,除了密码识别、生物识别,还可以实现个人力度识别,当别人在你的键盘上输入密码、在电脑端盗刷银行卡时,设备可以自动识别个人的输入习惯,如果力度、触点,方向不对,依旧无法打开你的电脑或获取银行卡的信息。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未来在触感器技术方面预计可达到4亿美元的市值,并且应用领域广阔。

马彦民:协同创新是未来创业的法宝

1、我国已进入创新的攻坚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也是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期。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果,科技人员总量世界第一,科技投入排名世界第二。但是如果按照创新型国家标准,我国在全球的排名仅为第18名,这与我国的科研人员总数、研发资金投入量、专利申请量和论文发表量不匹配,说明我们在创新领域还存在较大问题,我国产业总体上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所以,要在“十三五”规划时期向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2、用法制保障创新政策

总体来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的政策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需求侧政策,第二类是供给侧政策,第三类是创新环境政策。

在政策推出的同时,特别重要的是“十三五”规划强化了创新政策法制的保障。“十三五”的科技政策是和改革连在一起,也是和法制建设融合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障政策一定要落实,这是“十三五”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

3、让金融带动科技成果转化

在“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对于科技创新金融体系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科技发展规划,包括涉及科技融资的一系列政策、壮大创业投资规模、促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等。

可以说,今年是科技成果转化年。可以预期,在“十三五”科技创新政策的推动下,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支撑下,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将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秦君:创业最根本的是要与产业“零距离”

1、创业要远看三步,快行一步

在这两年的发展中,双创不仅成为国家战略,更关键的是真正调动了社会各界资源和要素来支持创业,所以,创业者所处的环境变好了。这对于许多创业的小伙伴来说,机会多了,创业就变得相对容易了,似乎只要有好的项目就可以创业。

但创业是一场真正的自我较量,每天带着希望出门,带着失望回家。所以,创业就是每天不断地寻找方向,把方向看清,还要能走得通,走通之后还要带着一队人跟着自己一起走。总结为一句话:创业要远看三步,快行一步。

2、创业者要离产业近

创业最根本的是要与产业“零距离”,因为产业是商业的载体。例如石墨烯产业,有多少行业内的人知道技术生态环境是怎样的呢?商业生态环境又是怎样的格局?所以,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做技术创新的创业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今天在中国创业,真正有挑战的并不是想出各种各样新奇的点子,而是对产业生态有真正的理解,并且能了解生态跟自身的关系。而真正的生态不局限于功能,其最终的价值会体现在交易上,从而产生商业。

未来的产业加速围绕用资本驱动产业链,将会发展成大型集群产业,这其中有三个核心要素。一是技术本身,二是条件平台,三是产品化和商业化,这也是最难的部分,能够真正做到第三点的人,才是在未来有可能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