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新民科”冲击学术秩序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15 16:22:37   阅读量:0
“电荷不存在”事件警醒:防范“新民科”冲击学术秩序
 
评论员 罗中云 编辑 吉菁菁

如果应对不当,“民科”不仅可能给主流科学家们造成困扰,对公众认知形成误导,还可能影响学术秩序,对我国学术声誉造成损害,其危害不亚于论文造假等学术腐败行为。

最近,自媒体“青年传媒”上的一篇文章“重磅,中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并不存在,将改写教科书!”通过微信、微博等传播开来,立马登录媒体的话题热搜榜。

文章称,来自中国云南大学的一名科学家(凡伟)发现电荷并不存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同行评审,相关论文和实验已经通过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的评审。“这意味着我国的科学家即将改写全球的教科书,这是我国科学家的胜利,也是基础物理学的胜利。”

后经媒体调查证实,文章中提到的“凡伟”其人并非严格意义的“中国科学家”,更准确地说算是“民科”(民间科学家的一种别称)。整起事件看起来更像是凡伟自导自演的炒作大戏。

关于“民科”,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史学者田松做过多年研究,也接触过很多。他认为,所谓“民科”,指的是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

按这个定义,“民科”在全世界早已有之,不过论规模,尤以我国最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种种因素,国内“民科”十分盛行,一些诸如“水变油”“永动机”等所谓“重大发明”曾让很多人着迷,部分个人和企业还举债投资,希望能通过“旷世发明”狠赚一笔。

这类骗子式的“民科”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主流科学界的冲击,对社会公众的负面影响却相当大。当然,更多的“民科”并不以作假敛财为目的,曾有媒体概括其共同特征: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或以前;学历普遍不高,很多是初高中学历,缺乏现代科学系统化的学习;对科学有强烈兴趣,性格多偏执,很难接受别人意见;多选择物理、数学等理论性强的学科,常否定前人的科学成就,“相对论”“牛顿定律”等是最重要的靶标……

比如去年借“引力波”爆红的“诺贝尔哥”郭英森。他执着痴迷于UFO,曾在街头摆摊“卖肝卖肾,为争诺奖”,上过电视节目,去大学或科研机构找过主流科学家,也经常在网络贴吧与人论战。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但郭英森“往国外期刊发表论文,在大型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制造中性物质、反物质、稳定岛”的目标还是遥不可及。

应该说,郭英森仍属于较传统的“民科”。和他相比,凡伟同样对科学充满热情,有宏大的理想,要“站在诺奖领奖台上向女友求婚”。但同时,凡伟在这次事件中很明显地表现出了与传统“民科”的差异性。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洗白“民科”的身份。凡伟年纪不大,相比老一代“民科”头脑更灵活,很清楚自己作为纯粹的“民科”很难得到主流科学界及社会认可,因此需要搞个“正规身份”,走“正规途径”。从媒体的采访来看,凡伟是了解主流科学界论文刊发一些流程和规范的,为了发表论文,他在论文的作者署名中冒用了云南大学的名义,从而顺利将论文提交到了“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上。

“碰瓷”主流科学家是凡伟的又一炒作手段。传统“民科”大多是直接去找人,或者在大门外“摆擂台”挑战,但主流科学家大多避而远之。凡伟则选择以求教者身份,通过邮件的形式讨教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让人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热爱科学的年轻人。这种做法较符合主流科学家们的交流方式,让他们没有那么反感,出于礼貌或者真心希望培养科学苗子给他回复了邮件。这些科学家当中,有国内的雷啸霖院士及某大学的沈姓副教授,还有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森教授。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凡伟把这些往来邮件收集起来,作为获得正规科学家“学术指导”的证据,作宣传时为自己脸上贴金。

与传统“民科”相比,凡伟显然还更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有媒体报道,凡伟也曾找过传统媒体宣传,但大多碰了壁,于是把自己的“研究论文”、与专家互动邮件的截图等发到博客上,既推介自己的成果,也显示得到了主流科学界的关注与指导,“是真实可信的”。

更绝的是,凡伟还建了一个“青年传媒”的今日头条号,将自己写的宣传文章发在上面,并起了个惊天地、泣鬼神式的标题,在微信群、朋友圈大量转发,从而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只不过成为社会热点之后,媒体一番深入调查,他的真实身份以及过往往种种也都水落石出。结果,与他有邮件往来的主流科学家纷纷出面澄清原委,与之划清界线。同时,凡伟发在“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上的论文也被撤销,本人还被列入非诚信作者黑名单。这样的结果,凡伟大概也是始料未及的。

应该说,正常情况下的“民科”不是洪水猛兽,只要不冲击正常的科学秩序,或者严重误导社会公众,影响社会安定,人们大可以包容心态对待。实际上,随着科学素养的提升,人们对于“民科”的认知也越来越理性客观,“民科”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其影响力与鼎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但此次事件也给科学界提了个醒,一些“民科”可能会变换身份,通过各种渠道炒作,或者假冒主流科学之名,传播不靠谱的“伟大发现、发明”,如果应对不当,“民科”不仅可能给主流科学家们造成困扰,对公众认知形成误导,还可能影响学术秩序,对我国学术声誉造成损害,其危害不亚于论文造假等学术腐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