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到底新在哪?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8-16 09:21:24   阅读量:0

文/ 杨明伟,工学博士、硬科技媒体e科网创始人

编辑/刘昭

当前我们的国家盈利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大势所趋,科技创新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但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越发突出。我们的科研投入年均增长达到20%,是GDP增速的两倍多,但是突破性、原创性的成果不多。我们科技的产出很多,但整体的转化率低于20%;个人专利很多,但产业化不到5%;奖项、证书很多,但科研成果闲置、浪费严重。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尤为值得我们关注。作为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该规划从国家战略性的角度对我国未来5年科技创新做出了系统谋划和前瞻布局,而解决上述问题就是其核心要求。

纵观全文,科技创新可以说是出现最多的词语,特别是规划的文件标题都不再是科技发展规划,而是直接改为科技创新规划。科技创新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到成果转化和市场开拓的全过程,这意味着其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科技概念,而且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关乎民生的经济概念。笔者认为,整个规划的最大亮点就在于,不再是单纯强调原始创新,单纯确定各领域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将科技与经济融合,将两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内容上不再仅仅包含科技政策,还包括经济政策、财税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以往科技与产业的“两张皮”问题之所以一直存在并为人诟病,正是因为一直以来国家层面缺乏顶层的整体设计,使得两者脱节,缺乏融合。例如过去科技规划很少提及科技金融,在本次规划中不但提到了科技金融,还谈到双创,谈到科技服务业,谈到如何支持发展各类风投、中介机构和服务机构。

除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人文的会聚融合亦在规划中有所体现。科技的发展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产业部门、法律界、新闻界都要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来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增进科技界与公众的互动互信,培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文化。

科技与经济、人文的会聚融合,标志着大科技时代的开启,这会产生难以估量的效能,缔造出全新的研究思路和经济模式,并将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

作为科研圈内人,笔者特别注意到,规划在第二十章“建立高效研发组织体系”中指出:“将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区域性、行业性重大技术需求,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对民办科研机构等新型研发组织,在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同类公办科研机构实行一视同仁的支持政策。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探索非营利性运行模式。”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加大了对于科研的支持和投入,但由于种种限制,社会和经济资源等方面还远远不能够匹配社会高速发展的科技进步需求。这明显是结构性的效率问题,单纯地提高经费拨付额度虽然可以提高科研总产出,但是很难改善科研效率。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由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迈入大数据社会的关键性历史时期。这个时代的科研模式,应该是既有别于早期主流的个人主导下的研究,也有别于目前主流的政府研究机构或跨国公司主导下的科研,而是一个以用户直接参与,以商业化组织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模式。科研创新也从重点关注人类基本生理与安全需求,转向更加关注人类审美和情感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急需探索新的科研模式,而且这种新模式应运而生也是必然的。

然而我们也应意识到,创新是有风险的。目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已经具备,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需求驱动和创新驱动“双引擎”,但一辆车的平稳前进仅仅有发动机还远远不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推进成果将交由时间来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