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田小川: 做有温度的国防科普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3-12-04 15:45:23   阅读量:0

目前,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全国妇联宣传部主办,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北京科技报社承办的2023年“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正在全国各地火热开展。为提升“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品牌影响力和参与度,充分展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巾帼力量,活动特邀请来自各界的10位杰出女性作为代言人。今天,一起走近代言人之一——田小川。

文/北京科技报 贾朔荣

图片/除标注外,由专家本人提供

▲2023“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代言人——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首席专家、研究员 田小川

在“典赞·2022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中,当主持人提问作为“2022年度十大科普人物”之一的田小川,为何如此重视国防科普,田小川回答:“国防与中国人深藏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有关,做好国防科普不仅能让老百姓更多地理解国防,也能让更多人支持并参与到国防建设中”。算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她的国防科普之路伴随科研工作一走就是30多年。

记忆里永恒的“为什么”

在田小川看来,母亲不仅是自己的科学启蒙老师,更为她之后走上科研与科普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印象中,从小到大母亲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

从衣食住行、自然环境,到课程学习、宇宙奥秘,母亲总是会找到无数个问题,并一个个提问给田小川。“小的时候并没有多么深刻的感受,直到现在母亲离开多年了,我才深刻地体会到,这种从小找答案的过程对于我养成‘WHY’思维起到了重要作用,算是我的‘家学’。”田小川感慨道。在她看来,母亲是孩子科学启蒙的第一老师,因为母亲天生具备的爱的属性,足够影响自己的孩子,甚至周边的人爱上科学。究其原因,田小川觉得“爱是答案”,而爱科学能满足一个人对世界可持续的好奇心。

母亲除了启发她的好奇心,也注重培养她的科学思维和方式。其间,小学三年级的一件事让她至今难忘。

田小川从小在军营长大,在她的印象里,当海军的父亲总是很忙碌,很少在家看到,但他对工作的全力以赴就像一面旗帜,一直指引着田小川前行。生活中则更多是母亲的教育与陪伴。小学三年级,为了照顾年幼的弟弟,她休学一年。四年级开学时,落下的知识和比同龄人高一头的身高让她对上学产生了抵触心理。对此,母亲作了一个决定——让田小川直接上五年级。

可如何跟得上五年级的课程呢?

母亲特意为她找来了三位海军叔叔补课。回想起来,田小川至今仍觉得三位“技术总师”传授给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方法受益终身,而在当时,更是让落下了一年课程的她在六年级的考试中取得了全县第一的成绩。

之后,母亲又做了一件让田小川惊讶万分却又十分佩服的事。她把光荣榜上田小川第一的排名剪下来,不但时不时拿出来向周围人夸赞,也不忘给田小川看。这无形当中为她增添了努力向上的心气,之后她越发努力学习,并且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成了大家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除此之外,母亲对于读书的热爱也一直影响着田小川。“母亲在84岁时床头还放着书,她这一生从没离开过书。”田小川印象中,母亲看过的书总是用报纸包上书皮,历经时间的洗涤,依旧平整如新。传承这份对读书的热爱,让“读书、写书、推荐书”成了田小川的习惯,在2018年她被评选为北京市“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保持着这样的初心,我觉得母亲给我看的光荣榜一直到现在都没在我心里拿下来过。”田小川坦言。

除了母亲的启迪,父亲也在儿时的田小川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小时候,父亲带着田小川去海边散步时,曾感慨:“天上飞机比鸟快,地上的车比马快,但我们的军舰现在跑不过海里的一些鱼。”父亲的话激励着田小川,立志要造出比鱼跑得快的军舰。高考填写志愿时,田小川三个志愿都选择了造船专业,并顺利被录取到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工程系(现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父亲为她种下立志的种子,母亲为她打牢科学思维的根基,田小川一路成长,最终不负所望。

▲田小川积极参与青少年科普工作

与航母“结缘”

1986年大学毕业后,田小川被分配到中国舰船研究院某研究所,参与了早期中国航母论证,她由此与中国航母“结缘”,期待着有一天航母梦成真。20世纪90年代初,田小川被调往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普研究室,担任《舰船知识》杂志编辑、副主编,为她后来创作出大量的国防科普文章和科普书籍奠定了坚实基础,她也曾被评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国防科普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国防科普作家。

不论是机缘巧合还是心想事成,田小川与航母有着不解之缘。第一次登上航母的情景,她依然历历在目。

1998年9月15日,田小川受邀参观我国民营企业家花重金引进的“明斯克号”航空母舰,它由苏联研制,退役后作为“废钢铁”辗转到我国。“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钢铁巨人’,它远比我在书本上看到的要更震撼。”她回忆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田小川学习的专业是水面舰艇设计,设计上军船以500吨为界限,500吨以上的称为舰,以下的称为艇,她的毕业设计是导弹护卫艇。而在这座3万多吨的“庞然大物”面前,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厚重”,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踏上“明斯克号”,战争留下的痕迹完整又深刻,而内部健全的设施和陈列又能让人感受到士兵的生活气息以及完整保留的时代印记。历史的痕迹与人文的气息交织融合,加之扑面而来的厚重感,让田小川对航母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与好奇,也架起了她与航母“缘分的桥梁”。此后,她担任了“明斯克号”航母工程改造为中国第一个“航母主题公园”的技术顾问。

有了第一次经验,2000年,田小川作为专家组成员受天津邀请参与“基辅号”航母改造的顶层规划与设计。目前,以“基辅号”为标志的天津航母主题公园已成为当地重要旅游景观,并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02年初,当田小川第一次踏上几经周折停靠在大连的“瓦良格号”航母时,站在比“明斯克号”“基辅号”航母更为宽阔的飞行甲板上,她和同行的伙伴毫不犹豫地约定:此生干出中国航母!从此,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潜心从事基础科研,直到2020年离开科研岗位。其间,她见证了中国航母辽宁舰到山东舰的入列,再到福建舰的诞生,我国正式迈进三航母时代。她成为中国航母从无到有的亲历者,但她更喜欢称自己是中国航母工程的陪伴者。

2023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迎来11岁生日。对于年过半百的田小川来说,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与航母工程结缘近30年,“一路走来的过程让我觉得非常幸运,不仅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还能为国家航母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又结交了许多难忘的人,有了诸多难忘的经历。”田小川表示,“这辈子干出了中国航母,值!”

弘扬科学家精神,做有温度的科普

“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是田小川坚守的航母精神,而“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更是她一直坚守的初心,也是她科研和科普之路的指引。于她而言,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是作为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爱的传递与使命的传承。

在田小川的生命中,出现过多位对她产生深刻影响的恩师,每每提起杨槱院士,她总是难掩敬佩之情。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船舶领域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槱院士今年已106岁高龄。

“我与杨院士结识于上海交通大学。”田小川介绍道。20世纪80年代,她大学毕业在上海交大实习期间,倾听杨院士在学校作了一场关于航母的报告,介绍了他自己在解放前曾参与美国航母建造的经历。她当时就在想,“作为一名水面舰艇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我什么时候能参与制造航母呢?简直太酷了!”田小川介绍道。

慢慢地,每每遇到重大学术问题,田小川会向杨院士请教。20世纪90年代,写第一本航母书《航空母舰与战争》之前,她特意去拜访了杨院士,请教了很多关于航母技术的问题。“可以说,他在航母的技术问题上之于我是启蒙式的影响。”田小川介绍道。

2019年,田小川迎来一个全新的身份——中国科协全国船舶工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正式成为科普“国家队”成员时,开始她有些胆怯。习惯了“只做不说”的科研工作模式,要面对大众传播新领域的未知与困惑,田小川又去拜访了已102岁高龄的杨院士。面对田小川提出的如何更有效地传播船舶知识、讲述科学思维和方法、弘扬科学家精神时,杨院士鼓励她,“我之前也没有系统教学的

经验,后来也教出了很多知名的学生。你只管把你懂的和你经历过的,用心告诉别人”。而他所说的知名的学生,包括黄旭华院士、朱英富院士等。

▲2019年6月23日,田小川拜访102岁的杨槱院士

在这样的鼓励下,田小川坚定地接纳了新身份,后来她受聘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科普中国、今日头条、抖音号“遇舰小川 艇好”,完成上百期电视与新媒体节目制作。在母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她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论》,用科普的方式讲述海洋、海军与海权,介绍中国古代造船技术的“六大发明”,分享舰船研制的“两力六性”与航母工程的研制特点,以及大国重器研制背后,比如黄旭华院士、杨槱院士、张炳炎院士等科学家的故事,广泛传播他们身上爱国、奉献、求真、务实的故事和精神。她也因此获评“2021年度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典赞·2022科普中国’年度十大科普人物”等。

▲田小川与黄旭华院士(左)、朱英富院士(右)的合影

“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科普看起来是一件耗费精力,且短期内难以获得明显成果的事。但对田小川来说,每每看到青少年听讲座时眼睛发亮的瞬间,就会让她忘记一切疲惫,而孩子们的纯真也会点燃她继续坚守科普领域的热情。

如今,做科普30余年,田小川觉得科普的春天到了。

“过去做科普,我们都戏称自己是‘三无’团队——无办公地点、无健全的法律保障、无充足的科普经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普事业,全面系统提出‘两翼理论’,并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对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提出殷切期望,指出‘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如今,我国科普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健全,科普人才队伍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参与到科普工作之中。”田小川介绍道。

迄今为止,曾获全国科普征文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图书出版一等奖等多种奖项的田小川及团队已出版79本国防科技与科普图书,其中包括主编《国防科普概论》《国防科技新视界》《航空母舰与战争》《明斯克号航母世界》《航空母舰的“衣食住行”》《航空母舰装备运维系列丛书(8本)》《航母梦》等;策划编撰审核《科技托起强国梦系列丛书(7本)》《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教材(18本)》等。

▲田小川主编的第13本航母专著——《航母梦》

面向未来,田小川希望继续做好科研成果科普化的相关工作,做到“前半生做科研工作,完成中国人的航母梦;后半生做科普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国防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