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第一声啼哭的秘密:新生儿护理小常识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7813

撰文/申彤彤

当产房里响起一声清脆的啼哭,家人常常松了一口气。这第一声啼哭不仅是生命的宣告,更标志着新生儿完成了从母体到独立呼吸的关键转变。可爱的小生命降临后,从那一刻起,他需要的已经不只是呼吸,还有细致周到的护理。新生儿脆弱而敏感,任何小细节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掌握科学的新生儿护理常识,不仅能减少常见问题的发生,还能帮助父母更安心地陪伴宝宝成长。

第一声啼哭的医学意义

很多家长以为,婴儿出生后的哭声只是表达不适,其实背后有深刻的生理意义。胎儿在母体内依靠胎盘供氧,出生后必须迅速完成呼吸系统的切换。啼哭时肺部被充分扩张,肺泡充满空气,呼吸道被清理,血液循环模式也随之改变。正因如此,医生常常把啼哭作为新生儿顺利过渡的标志。这一过程告诉我们:新生儿在生命伊始便需要护理与守护。除了顺利呼吸,他们的体温调节、免疫功能、喂养能力,都还在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体温管理:别让小生命受凉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弱,皮下脂肪少,散热快,一旦环境过冷或衣物不当,就容易体温下降。体温过低不仅让宝宝容易受凉,还会影响心肺功能。科学护理的要点是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室内温度维持在24℃左右较为合适。给宝宝穿衣不必过多,通常比成人多一件即可。父母常常担心宝宝“冻着”,于是包裹过厚,反而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增加窒息和猝死的风险。

喂养:从第一口奶开始的健康投资

母乳是新生儿最天然的食物。它不仅能够提供营养,更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帮助抵御感染。科学研究证实,母乳喂养能降低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疾病的风险,还能促进亲子依恋关系。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尤为重要。初乳虽少,却含有极高的抗体水平,是宝宝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因为“奶不够”而轻易放弃母乳其实是一种误解,宝宝频繁吸吮反而能刺激泌乳,帮助母乳逐渐充足。当然,并不是所有母亲都能顺利哺乳。如果的确需要使用配方奶,应严格按照说明冲调,避免过浓或过稀。新生儿肾脏功能尚未成熟,过浓奶粉会加重负担,而过稀则营养不足。

脐部护理:小细节不容忽视

新生儿的脐带是最直观的“未完全愈合处”。脐带残端在出生后需数天至两周左右自然脱落,这段时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护理不当可能引发脐炎,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正确的方法是保持脐部清洁和干燥。每次更换尿布时注意不要覆盖脐部,避免尿液污染。如果医生建议,可以用酒精或碘伏擦拭脐部周围,帮助消毒。若发现脐部有红肿、渗液或异味,应立即就医。

睡眠与安全:防止意外的关键

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眠中,但安全问题必须重视。科学建议宝宝应仰卧入睡,这样能有效减少窒息和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过多的枕头、玩偶、厚被褥都可能成为危险因素,应保持床面平整、干净,避免杂物堆放。父母与宝宝同床睡容易增加窒息风险,更推荐与宝宝“同室不同床”。这样既方便夜间照料,又能保证安全。

皮肤护理:娇嫩肌肤的保护伞

新生儿皮肤薄嫩,屏障功能不足,容易干燥、起疹子。护理时无需过度使用护肤品,更不必频繁沐浴。每天用温水清洁重点部位,如口周、颈部、臀部即可。若使用护肤品,应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婴儿专用产品。尿布疹是常见问题之一。保持臀部干燥是关键,勤换尿布,并在必要时涂抹护臀膏,可以有效预防。

接种与防护:免疫系统的起点

新生儿免疫力低,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从出生起,卡介苗、乙肝疫苗等就需要按时接种,这是预防严重传染病的重要屏障。父母应遵循接种计划,不要因为害怕发热或轻微不适而拒绝疫苗。同时,尽量少让新生儿接触外来人群,尤其在流感高发季节,这也是另一种“隐形防护”。

从第一声啼哭到成长的每一步,新生儿都需要科学细致的护理。体温管理、母乳喂养、脐部保护、睡眠安全、皮肤防护和免疫接种,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健康。而父母的陪伴、互动和关爱,则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无形的力量。护理新生儿,不是让父母时刻焦虑,而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把握关键细节,既不过度担心,也不掉以轻心。这样,孩子才能在安稳的呵护中茁壮成长,而父母也能在理解与学习中收获安心与喜悦。

(单位:石家庄市藁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省市:河北省石家庄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