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在这个时间吃饭,真的瘦得快!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5-08-30 来源:北京号 阅读量:5994

近年来,“减肥”似乎成了许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题。然而,很多人在减肥的道路上盲目跟风,尝试了各种流行的节食方法,却往往事倍功半。原因在于,控制体重的关键并不在于一味地减少食物摄入量,而在于掌握科学的饮食方式。

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吃什么”,却忽略了“什么时候吃”和“怎么吃”这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其实,科学的进餐时间和合理的进餐顺序,对于维持健康体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进餐时间

1.早餐建议在上午8:00前食用。

早晨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相对较高,早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转化为能量,而不是被储存为脂肪。而且,早晨蛋白酶活性处于活跃状态,此时摄入的蛋白质能够被更高效地利用。若早餐吃得过晚,可能导致肝脏糖原合成酶活性受抑制,过剩的血糖会被转化为脂肪酸从而促进脂肪生成。一项为期12周的研究表明,早进餐组(6:30-7:00)相较于晚进餐组(7:00-9:00)体重减轻更多。

2.午餐建议在12:30到13:30之间进食。

一项针对超重人群的研究发现,在摄入完全相同食物和热量的条件下,午餐进餐时间较晚的人群减重效果降低35%。另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也表明,习惯性在14:00之后吃午餐的人群,其体重指数(BMI)和腰围通常更高。

3.晚餐最好安排在18:00-19:00,最晚不超过20:00。

晚上7:00之后,人体胰岛素敏感性会逐渐下降,脂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此时,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力减弱,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更容易被转化为内脏脂肪。因此,晚餐过晚不仅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增加身体储存脂肪的可能性。

进餐顺序

餐后血糖较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多,进而抑制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合成,增加肥胖风险。

合理的进食顺序可以有效延缓餐后血糖上升,减少脂肪堆积。理想的进食顺序是:汤→蔬菜→蛋白质→主食。

1.先喝汤:以低热量、少油脂的清汤为宜,可使胃产生一定饱胀感,减少后续食物摄入量。

2.多吃蔬菜:蔬菜普遍热量和脂肪含量较低,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在增强饱腹感的同时还能补充多种营养素。

3.摄入蛋白质:肉类、豆类、奶类和蛋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带来足够的饱腹感,以避免摄入过多热量。此外,蛋白质的摄入还有助于机体肌肉的修复和合成,并促进多余脂肪的代谢。早餐时,应多摄入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或豆类等,以促进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晚餐时,应尽量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以避免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

4.最后吃主食:主食多为精细米面,消化吸收快,容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同时多余的糖分还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将主食放在最后吃,可有效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延缓血糖上升速度,且粗细粮搭配吃对于减肥的效果更好。

减肥的真谛,从来不是与食物为敌,而是学会与身体和谐共处。把握“何时吃”的适宜时间,并实践“怎么吃”的科学顺序,我们就能将看似简单的日常进餐,转化为一份源自科学智慧的“健康红利”,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保持健康体重。

来源:北京号

作者:长城网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被称为“碳水拦截者”“嗨吃不怕胖”的白芸豆,真的能减肥吗
2025-05-31 科普中国
“躺瘦”?“断碳”“生酮”“16+8”……聊聊网红减肥法那些事
2025-05-11 央视网
2025年4月“科学”流言榜:隔着玻璃晒太阳也能“补钙”?只吃水煮菜能减肥?
2025-04-30 北京科技报
能减轻脂肪肝还能减肥,这种碳水建议多吃
2025-04-27 央视新闻客户端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