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房颤要不要抗凝?不是靠感觉,而是靠评分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8179

撰文/洪庆超

在心血管疾病的大家族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复杂的病症。很多房颤患者都面临一个困惑: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答案可不是凭感觉来判断的,而是要依靠科学的评分体系。了解这背后的原因,对于房颤患者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认识房颤与抗凝的必要性

房颤是指心房以每分钟350到600次的极快且不规则频率跳动,导致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这种异常的心脏节律不仅会让患者感到心慌、气短、乏力等不适,更严重的是会显著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规律跳动能使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顺畅流动。但房颤发生时,心房内血液流动变得缓慢且紊乱,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一旦这些血栓脱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向全身各处,可能堵塞脑部、肺部、肢体等部位的血管,引发严重的后果。比如,血栓堵塞脑血管就会导致脑梗死(中风),这是房颤患者面临的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会造成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而抗凝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药物抑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降低血液的凝固性,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从而预防房颤相关的血栓栓塞事件,尤其是脑梗死。

为什么不能仅凭感觉判断是否抗凝

首先,房颤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往往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在没有任何前期预兆的情况下,就突然发生了脑梗死等严重后果。而且,即使患者自我感觉症状较轻,也不代表其血栓形成的风险低。房颤对心脏和血管的损害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能以当下的感觉来评估未来发生血栓事件的可能性。

其次,不同患者对房颤的耐受程度和症状表现差异很大。有些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心慌,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也就是所谓的 “无症状性房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病情不严重,血栓形成的风险依然存在。如果仅根据自身感觉来决定是否抗凝,很可能会错过预防血栓的最佳时机,等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追悔莫及。

科学的评分体系是关键

为了准确评估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医生们制定了一系列评分体系,其中常用的有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这个评分系统综合考虑了多个与血栓形成风险密切相关的因素。“C”代表充血性心力衰竭(1分);“H”代表高血压(1分);“A2”代表年龄≥75岁(2分);“D”代表糖尿病(1分);“S2”代表既往有卒中/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病史(2分);“V”代表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等,1分);“A”代表年龄65~74岁(1分);“Sc”代表性别(女性,1分)。

将患者各项因素对应的分数相加,就能得到一个总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越高。一般来说,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男性患者和评分为1分的女性患者,属于低风险人群,可以考虑不进行抗凝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和定期评估。而评分≥2分的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较高,通常建议进行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药物。常见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华法林的剂量需要根据定期检测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调整,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抽血检查,确保INR值在合适的范围内。新型口服抗凝药使用相对方便,一般不需要频繁监测INR,但也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其次,抗凝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自身情况,如是否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黑便、血尿等出血症状。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避免受伤,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和可能导致碰撞的活动。同时,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和保健品,因为某些药物之间可能会相互作用,影响抗凝效果或增加出血风险。

房颤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疗不能仅凭感觉,而要依靠科学的评分体系来评估血栓栓塞风险。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评分结果和治疗方案,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日常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房颤带来的血栓栓塞风险,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栓栓塞风险的关系探讨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房颤不只是心跳快,它埋下的中风雷区如何拆除?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房颤不是小透明!血栓和抗凝超重要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房颤不是“小毛病”:它为何被称为中风的“隐形推手”?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