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从理论到实践:中医如何改变骨伤治疗的未来?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8199

撰文/李日彪

骨伤科治疗一直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骨折、扭伤到关节炎和软组织损伤,如何有效、快速、安全地促进骨骼和组织恢复,是每一位患者和医生都关心的问题。现代医学在影像学、手术技术和康复设备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和实践表明,中医在骨伤治疗中的独特价值正被重新认识。

中医骨伤学:不是“旧方法”,而是另一套完整思路

中医骨伤学并不是现代医学的附属品,也不是“补充”疗法。它是一套发展了数千年的独立理论体系,讲究“筋骨同治、内外兼修”。在中医看来,骨折不仅是骨头断了,还涉及气血运行、经络受阻和脏腑失调。比如,一个骨折病人在接受西医手术固定后,可能还有肿胀、疼痛、恢复慢等问题。这时,中医会考虑如何通过调理气血、活络止痛来促进康复。具体手段包括中药内服、外敷膏药、推拿正骨、针灸理筋等。这些方法看似传统,但不少在现代研究中已经显示出稳定疗效。

中药助愈合:不仅是“敷药止痛”

中医骨伤治疗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中药。很多人以为中药只能“贴贴膏药”,其实远不止如此。骨折愈合过程中,中药可以分阶段使用:初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促进骨痂生成,后期强筋健骨、防止后遗症。例如,一些经典方剂如“接骨木”“续断”“骨碎补”等药材,已被证明含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调节钙代谢等生物活性成分。这说明中药不只是经验用药,它在调控骨骼修复中的作用,正逐步被现代科学验证。现代中药制剂形式也在不断进化,从传统汤药、膏药发展到胶囊、颗粒甚至喷雾剂,更方便、更稳定,适合不同人群和不同病情的需求。

正骨与推拿:不是“用力一拉”,而是科学手法

“正骨”在大众印象中可能有些“江湖”意味,但实际上,真正的中医正骨术是一门极为讲究解剖、生理和力学知识的技艺。通过精准判断错位部位、选用合适的角度与力量,把关节或骨段复位,同时避免二次伤害,这需要专业训练和丰富经验。配合的推拿手法,如理筋、揉按、滚法,不仅能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加速软组织修复,减轻因骨折带来的关节僵硬或肌肉萎缩。与现代康复训练结合后,中医推拿正骨已不再是“土办法”,而是一种可以量化、标准化的治疗路径,为患者提供更多元、温和的康复选择。

针灸与康复:打通经络、调节全身

骨伤之后,很多人只关注受伤部位,但中医看病讲整体。针灸治疗强调“通则不痛”,尤其在术后疼痛、慢性关节炎、功能障碍等方面表现突出。通过刺激特定穴位,针灸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血流、增强免疫力,不仅缓解疼痛,还帮助恢复关节灵活性。例如,对老年人常见的膝骨关节炎,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可减轻疼痛、延缓关节退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帮助部分患者避免手术。在现代康复理念中,针灸也被纳入物理治疗手段,许多医院已经把它作为骨科康复的常规选项之一。

科学研究:中医治疗越来越“有据可依”

过去,中医因为缺乏“硬证据”而常被质疑。但近年来,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中医治疗方法被纳入实验验证体系。大量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显示,中药能促进成骨细胞生长、改善骨密度;正骨和针灸对术后康复、疼痛管理有显著帮助;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骨病的治疗效果可与某些西药媲美,甚至副作用更小。很多中医骨伤医院、研究机构正在与高校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合作,力求用科学语言讲清楚中医的作用机制。这是中医从理论走向实践、再走向现代临床的关键一步。

中西结合: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补共赢

在实际治疗中,中医和西医并非“二选一”的关系。很多成功案例,正是两者配合的结果。比如,骨折患者接受西医手术复位后,术后用中药活血、针灸止痛,加速恢复;又比如慢性劳损者,西医评估结构问题,中医从体质入手调理,整体改善健康状况。中医提供调理思路与非药物治疗方式,西医提供结构修复与急性干预,两者优势互补,更能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

骨伤科不只是手术与止痛药的战场,也可以是经络与气血调和的舞台。中医不是过去式,而是未来式。让我们从认识、理解、尝试开始,重新审视中医在骨伤治疗中的作用。因为,有时候,答案就在古老智慧里。

(单位:灵川县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