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疾病预防的利器:让医学检验成为健康的“预警雷达”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787

撰文/申义欢

医学检验就像健康管理的“导航系统”,能精准定位潜在风险,指引干预方向。它不是医生的专属工具,而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健康技能。

一、检验是疾病的早期侦察兵

很多疾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不适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期。医学检验的价值,就在于用数据揭示身体的潜在风险。以糖尿病为例,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的“糖尿病前期”阶段,患者通常没有任何感觉,但通过血糖检测发现后,只需调整饮食和运动,就能避免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研究显示,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干预,可使发病风险降低58%。

肿瘤筛查更是检验技术在疾病预防中的典范。结直肠癌从息肉发展到癌变需要5~10年,肠镜检查能发现早期息肉并及时切除,阻断癌变进程;宫颈癌可通过HPV检测和TCT检查提前发现癌前病变,早期干预治愈率可达100%。这些检验手段就像“拆弹专家”,能在疾病发生前排除隐患。

二、不同人群的检验清单各有侧重

医学检验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制定个性化方案。20~30岁人群可侧重基础项目:每年一次血常规排查贫血和感染,肝功能、肾功能评估内脏基础状态,甲状腺超声和功能检查(如TSH)早期发现甲亢、甲减。有性生活的女性需每年做妇科检查和HPV检测,男性可关注尿酸指标,预防痛风年轻化趋势。

40岁以上人群要增加肿瘤筛查项目:吸烟或长期接触粉尘者,每年做低剂量胸部CT替代胸片,提高早期肺癌检出率;有胃癌家族史者,40岁后每2年做一次胃镜;女性45岁后加做乳腺钼靶,男性50岁后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同时,心脑血管风险筛查不可少,通过血脂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血压监测,评估动脉硬化风险。

慢性病患者的检验频率需更高。高血压患者每月测血压,每3个月查肾功能和电解质,防止药物副作用损伤肾脏;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每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每年做尿微量白蛋白筛查糖尿病肾病。这些针对性检测能及时发现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

三、正确解读检验报告的智慧

拿到检验报告后,很多人会盯着“参考范围”紧张不已,其实指标异常需要辩证看待。比如甘油三酯轻度升高(1.7~2.3mmol/L),可能与前一天吃了火锅有关,调整饮食后复查可能恢复正常;血常规中的血小板计数轻度波动,多为生理性变化,持续异常才需要警惕。

更重要的是关注“动态变化”而非单次结果。某人每年体检癌胚抗原(CEA)都是5ng/ml左右(参考值0~5ng/ml),今年升至7ng/ml,虽未超过两倍,但持续升高的趋势比数值本身更有意义,需进一步检查;相反,若指标从异常区间逐渐恢复正常,往往提示干预措施有效。

对“临界值”指标要格外关注。空腹血糖6.2mmol/L(参考值<6.1mmol/L)、血压135/85mmHg(正常<130/80mmHg)等“准异常”状态,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此时无需药物治疗,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多数人能回到正常范围,这正是预防医学的价值所在。

四、让检验结果转化为健康行动

医学检验的最终目的不是生成一份报告,而是指导健康行为。发现血脂异常,除了遵医嘱用药,更要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全家筛查并共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骨密度检测提示骨质疏松风险,就要增加钙和维生素D摄入,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

同时要避免陷入“检验依赖”。有些人每年做多次CT、MRI,反而增加辐射风险;还有人盲目追求“高端体检套餐”,却忽略基础项目的定期监测。健康管理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将检验发现的风险点转化为具体的改善措施,比单纯追求更多检测项目更有意义。

当我们学会用检验数据了解身体状态,用科学解读代替盲目焦虑,用实际行动响应指标预警,就能真正让医学检验成为守护健康的利器,在疾病来临前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单位:魏县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医学检验技术如何帮助诊断疾病:解读数据背后的健康真相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医学检验结果解读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从检验数据看健康:医学检验如何指导精准治疗?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医学检验的新角色
2025-02-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