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当肝脏无法承受重负:肝硬化的护理与康复策略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7万

撰文/黄艳兰

肝脏,作为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代谢、解毒、合成等诸多重要任务。然而,当长期受到不良因素的侵袭,肝脏可能不堪重负,逐渐走向肝硬化。肝硬化并非不可逆转的绝境,通过科学的护理与康复策略,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一、了解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长期大量饮酒、脂肪性肝病、药物或毒物损伤等。在肝硬化早期,肝脏还能勉强维持基本功能,患者可能症状轻微,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非特异性表现。但随着病情进展,肝脏功能逐渐衰退,会出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

二、精心护理

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均衡:肝硬化患者需要足够的热量来维持身体代谢,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摄入30~35千卡热量。蛋白质是修复和再生肝细胞的重要原料,应保证每天每千克体重1.0~1.5克的摄入量,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食物。但当出现肝性脑病倾向时,要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

控制脂肪摄入:脂肪的摄入量不宜过多,一般占总热量的20%~25%,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等含脂肪高的食物。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橙子等,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这些营养素对肝脏修复有积极作用。同时,注意补充钾、镁等矿物质,防止因利尿等原因导致的电解质紊乱。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患者消化功能往往较弱,一次进食过多会增加肝脏和胃肠道负担,建议每天分5~6餐进食。

休息与活动

休息至关重要:在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可适当进行轻体力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进入失代偿期,尤其是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肝细胞修复。

适当活动促进康复:当病情稳定后,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循序渐进。活动过程中若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心理护理

肝硬化病程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身体康复。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积极康复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对于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如乙肝肝硬化,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治疗需长期坚持,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硬化进展。

保肝药物:适当使用一些保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有助于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但要注意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并发症治疗:针对肝硬化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腹水患者可使用利尿剂促进腹水消退;消化道出血患者需采取止血、补充血容量等措施;肝性脑病患者则要降低血氨水平,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是监测肝硬化病情变化的重要手段。患者一般每3~6个月需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甲胎蛋白、腹部超声等检查项目。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肝脏功能、有无并发症发生以及是否存在肝癌等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必须戒烟戒酒,香烟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进一步损害肝脏。同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肝硬化患者的病情。

肝硬化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与康复策略,患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患者及其家属应积极学习相关知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肝脏的康复努力。

(单位: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中西医结合疗法,为肝硬化患者带来希望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警惕!“沉默的杀手”——肝硬化
2025-03-18 北京科技报
肝硬化患者为何要限盐?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B超提示肝硬化,患者却没症状?早筛的重要性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