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宝宝突然呛咳要当心!气管异物家庭急救与预防指南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7592

撰文/蓝朔玲

“孩子吃着饼干突然剧烈咳嗽,小脸憋得通红!”“孩子玩玩具时突然说不出话,手指着喉咙直跺脚!”这类惊险场景在儿科急诊屡见不鲜。气管异物是1~3岁儿童的常见意外伤害,发生率仅次于交通事故和溺水,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窒息、肺部感染甚至死亡。本文结合《中国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疗指南》,为家长提供家庭急救与预防的科学方案。

一、为何小宝宝易中招

生理弱点:天生的“危险区”

婴幼儿喉部保护机制不完善,气管直径仅约0.5~1厘米(成人2厘米),咀嚼能力差,吞咽与呼吸协调性不足,食物或小物件易误入气道。

高发场景:进食时跑跳、哭闹时喂食(如坚果、果冻、整颗葡萄);玩耍时将纽扣、硬币、小积木等放入口中;睡眠时床上零食碎屑、毛绒玩具部件被吸入。

数据警示:我国每年约3000名儿童因气管异物死亡,80%发生在5岁以下,1~3岁占比最高。

二、识别危险信号:这5种表现需立即处理

1.突然剧烈呛咳:进食或玩耍时突发咳嗽,可能伴随呕吐、流泪;

2.呼吸困难:吸气时发出“嘶嘶”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严重者面色青紫;

3.无法发声:异物完全堵塞气道时,宝宝会突然无法说话、哭泣,双手抓喉部;

4.反复肺炎:异物长期滞留引发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痰中带血;

5.特殊体征:单侧呼吸音减弱(听诊可发现),或长期咳嗽不愈。

关键提醒:若宝宝出现上述症状,立即拨打120并同步急救,切勿等待“自行缓解”!

三、家庭急救黄金4分钟:海姆立克法操作指南

1岁以下婴儿:拍背压胸法

抱姿:将宝宝脸朝下,趴在家长前臂上,头低于躯干,用手托住下巴和颈部;

拍背:用另一只手掌根部,在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拍打5次;

压胸:若异物未排出,翻转宝宝使其脸朝上,头低于躯干,用两指在胸骨下半段快速按压5次;

重复: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或宝宝失去反应(需立即心肺复苏)。

1岁以上儿童:腹部冲击法

站位:家长站在宝宝身后,双臂环绕其腰部;

定位:一手握拳,拳眼对准肚脐上方两横指;

冲击: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

检查:每次冲击后查看口腔,若异物排出,用手指取出;若未排出,继续冲击。

⚠️ 重要提醒: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若宝宝失去反应,立即心肺复苏并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即使异物排出,也需就医检查是否残留或引发并发症。

四、预防胜于急救:8条规则保平安

1.管控高危食物:3岁以下避免整颗坚果、果冻、硬糖;食物切小块(如苹果切丁);

2.盯紧玩耍过程:远离含小零件的玩具(如乐高、磁力珠),定期检查玩具破损情况;

3.培养进食习惯:安静进食,避免跑跳、大笑,教导孩子“细嚼慢咽”;

4.清理睡眠环境:床上不放零食、玩具,床围无缝隙防止物品掉落;

5.统一看护标准:告知老人或保姆危险物品清单,避免因“溺爱”给孩子危险物品;

6.学习急救技能:参加红十字会培训,掌握海姆立克法及心肺复苏;

7.定期排查隐患:每季度检查地板、沙发缝隙,清理可能被误食的物品;

8.高风险儿童防护:吞咽障碍、脑瘫宝宝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质地。

五、这些“土方法”可能致命

误区1:拍背顺气

真相:盲目拍背可能使异物更深嵌入气道,1岁以下婴儿需结合体位拍背压胸。

误区2:灌水冲下

真相:液体可能引发呛咳加重,甚至导致异物移位至更深部位。

误区3:用手抠喉咙

真相:可能将异物推入更深气道,且易损伤咽喉黏膜。

结语

气管异物是可预防的“隐形杀手”,家长的警惕心和科学知识是宝宝的第一道防线。记住:“预防>急救,冷静>慌乱”!日常做好细节管理(如切小块食物、远离小零件玩具),关键时刻掌握正确急救方法(如海姆立克法),就能为孩子撑起安全保护伞。若对急救操作不自信,可联系社区或医院参加免费培训——多学一分钟,危险就少一分!

(单位: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全科医生的家庭急救秘籍:小小知识救大命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家庭急救必备技能:海姆立克急救法全解析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心肌梗死发作时的家庭急救与就医时机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家庭急救:这5招必须掌握!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