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古法新治:如何运用中医药材调理脾胃,提升老年人健康?
2025-03-2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8077

撰文/周圆圆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走下坡路,尤其脾胃功能容易减弱。很多人会发现,食欲变差、饭后腹胀、消化慢、容易腹泻或便秘,这些问题常年困扰,西药虽能缓解一时,却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调理脾胃的理念和方法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关注。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稳定,是健康长寿的根基之一。如何借助中医药材在日常中科学、合理地调理脾胃,帮助老年人改善消化、增强体力?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点。

老年人脾胃为何易虚弱

从中医角度看,脾胃属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营养的中转站。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渐亏、阳气渐衰,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再加上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缺乏运动等生活因素,常导致“脾虚”“胃弱”问题的发生。

临床常见表现包括食欲减退、胃口差;饭后腹胀、打嗝、反酸;大便稀溏、便秘交替;身体乏力、气短懒言;舌苔厚腻、舌边齿痕、脉缓弱等。若长期不重视脾胃调养,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导致慢性病复发率升高,免疫力下降。中医强调“治未病”,正是提醒人们应在身体尚未出现器质性病变前,从体质入手,调理脾胃,强壮中气。

中医如何分类脾胃问题

脾气虚型: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食后腹胀、大便稀溏。多因年老体衰,脾阳不足所致。常用药材如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可组成“四君子汤”基础方。

脾阳虚型:除脾气虚表现外,还伴有畏寒、四肢发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胖等,多见于阳虚体质。常用药材如附子、干姜、肉桂配合四君子汤化裁,如“附子理中汤”。

胃阴虚型:多见于老年人长期服药、热病之后,表现为口干口渴、胃中隐痛、食少纳差、大便干燥。常用药材,沙参、麦冬、石斛、玉竹,养阴清胃,益胃生津。

脾胃湿热型:表现为食欲差、口黏口苦、腹胀、大便黏滞、舌苔黄腻。多因饮食油腻或湿热体质引起。常用药材如藿香、佩兰、黄连、黄芩、茵陈等,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日常生活中,哪些中药材适合调理脾胃

中药调脾胃,不一定非要煎汤熬药,许多常见中药材也可通过茶饮、药膳、泡水等简便方式在生活中应用。以下介绍几种适合老年人日常使用的药食两用中药材。

山药:性平味甘,健脾补肺、益肾固精。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群。可蒸、煮、熬粥,也可搭配红枣、薏仁煮汤。

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适合中气不足、乏力倦怠的人群。泡水、炖汤均可,常与黄芪、白术合用。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是调理老年人腹胀、食积常用药材。适合泡茶或入粥。

茯苓:健脾渗湿、宁心安神,适用于脾虚湿盛、体倦腹胀、睡眠差的老年人。可磨粉入粥或做茯苓饼。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脾肺两虚、容易感冒、精神疲惫的老年人。常用于煮汤或泡水。

藿香:化湿和中、醒脾理气。对脾胃湿热、口黏口臭、食欲差的情况有良好效果。可搭配佩兰、陈皮做藿香饮。

注意:虽然上述药材温和,但中药材并非“人人皆宜”,应根据体质选择,使用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尤其是合并其他慢性病的老年人。

除了中药,还有哪些日常调理法

规律饮食,细嚼慢咽:老年人应少食多餐,三餐定时,避免暴饮暴食、过饥过饱,吃饭时细嚼慢咽,减轻胃肠负担。

饮食温热、易消化:避免寒凉食物,如冰镇饮品、生冷瓜果;多选择温热、软烂、清淡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胡萝卜炖汤等。

避免久坐少动:适当的散步、八段锦、太极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脾胃运化。

关注情绪调节:情绪波动会影响肝脾功能,中医讲“思伤脾”,老年人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忧虑、思虑过度。

脾胃调得好,气血充足、免疫力强、精神状态自然好。对老年人而言,调脾胃不是治病之后的“收尾”,而是长寿健康的“地基”。中医讲“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调得好则诸病不生。中医药材在调理脾胃方面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只要辨证合理、用法科学、配合良好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古法新治”的作用,为老年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改善。

(单位: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北京阵容成关注亮点
干活陪聊做手术……世界机器人大会“钢铁选手”集体出道
推荐阅读
捏脊能改善小儿脾胃虚弱咳喘吗?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脾胃虚弱中医日常调理妙招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中医调脾胃,西医护屏障:内外兼修,皮肤更健康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吃得下、消得好:老年人脾胃调理的中医智慧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