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马文君
颈椎病、腰腿疼不应被忽视和硬扛,针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绿色的治疗方法,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一、颈椎病、腰腿疼的成因
颈椎病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长期低头使颈椎处于过度前屈的姿势,颈部肌肉持续紧张,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增大。久而久之,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椎间盘退变、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和脊髓,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轻者表现为颈部酸痛、僵硬,活动受限;重者可能出现手臂麻木、头晕、恶心,甚至影响行走和肢体活动。
腰腿疼的原因也多种多样。腰肌劳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腰部肌肉长期承受过度负荷,如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等,导致肌肉慢性损伤,出现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引起腰部疼痛,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二、针灸缓解疼痛的原理
针灸是中医的瑰宝,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的经络系统就像一张密布全身的网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气血在经络中运行,濡养全身。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出现各种病症。
在治疗颈椎病和腰腿疼时,针灸选取的穴位多分布在颈部、腰部及相关经络上。针刺这些穴位,能够激发经气,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例如,颈椎病常取风池、颈夹脊、肩井等穴位。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针刺该穴可疏风解表、清利头目,改善颈部气血循环;颈夹脊穴靠近颈椎,能直接调节颈部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肩井穴则可缓解肩部肌肉紧张,减轻疼痛。对于腰腿疼,常用的穴位有肾俞、委中、腰阳关等。肾俞穴是肾的背俞穴,针刺此穴可补肾强腰;委中穴是治疗腰背痛的要穴,有“腰背委中求”之说;腰阳关能温补肾阳、疏通腰部经络。
此外,针灸还能调节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促使人体分泌内啡肽等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
三、针灸治疗的优势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针灸具有诸多优势。首先,针灸是一种绿色疗法,不依赖药物,避免了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肝肾损伤等。对于一些肝肾功能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患者来说,针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其次,针灸治疗见效较快。很多患者在接受几次针灸治疗后,疼痛就能明显减轻,颈部和腰部的活动度也会有所改善。而且,针灸不仅能缓解疼痛症状,还能针对病因进行调理,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另外,针灸治疗方式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毫针刺法,还有电针、温针灸、火针、穴位注射等多种疗法。电针是在毫针针刺的基础上,通过电针仪输出脉冲电流,加强针刺的刺激量,提高治疗效果;温针灸是将艾绒点燃后放在针柄上,使热力通过针体传入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别适合因风寒湿邪引起的颈腰疼痛;穴位注射则是将药物注入穴位,兼具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四、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虽然针灸有很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针灸治疗前,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避免空腹、过度疲劳或情绪紧张。如果有晕针史,应提前告知医生。
针刺时,患者要选择舒适、稳定的体位,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移动身体,造成弯针、滞针等意外情况。针刺后,局部皮肤可能会有轻微的酸麻胀重感,这是正常的针感反应。若针刺部位出现少量出血,可用干棉球按压止血;如果出现皮下淤血,一般会在数天内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
在针灸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颈部和腰部过度劳累,尽量保持正确的姿势。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邪再次侵袭。饮食上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如果你正饱受颈腰疼痛的困扰,不妨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尝试针灸治疗,让这根小小的银针,为你驱散疼痛,带来健康与舒适。
(单位:济南北城医院,省市:山东省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