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透析不是终点:尿毒症患者的长期管理指南
2025-03-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6871

撰文/刘正萌

当前,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已从20世纪70年代的2年延长至30年以上,透析不再是生命的倒计时,而是重启人生的特殊通行证。掌握这套长期管理方案,你也能把透析机变成生命的“充电站”。

一、透析决策:选择最适合生命的净化方式

血液透析:精准高效的“体外肾”

核心优势:每周3次、每次4小时医院治疗,净化效率高(肌酐清除率达80%)。专业医护全程监控,紧急并发症处理及时。

挑战与应对:血管通路维护:动静脉瘘管需每日检查震颤(手触震动感),避免压迫睡眠侧。

透析失衡预防:避免两次透析间体重增长>干体重的5%(如干体重60kg,增幅≤3kg)。

生活适配方案:选择夜间透析中心(晚8点至早6点),释放白天工作时间。

腹膜透析:持续温和的“体内净化”

革命性价值:每日3~5次居家换液,模拟肾脏持续工作模式。心血管负担小,残余肾功能保护更优。

操作要点:换液黄金时间:早餐前/午餐后/睡前,避开胰岛素作用高峰。

出口护理六步法: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无菌敷料覆盖,每日观察红肿渗出。

透析液加热:恒温袋38℃预热,避免冷刺激致腹痛。

决策树:年轻上班族/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优选腹膜透析(兼顾工作),高龄/自理能力弱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更安全。两种模式可转换,腹膜透析5年后膜功能下降时,可无缝转血液透析。

二、日常管理四支柱:透析患者的生命防线

支柱1:液体管理——毫升定生死

每日进液量公式:允许饮水量(ml)= 前日尿量 + 500ml(无尿者严格限水≤800ml/天)

控水实战技巧:冰镇柠檬片含化解渴(比喝水节省90%液体),服药集中用吸管小口服用(避免用水送服钙片),每日晨起称重(波动>0.5kg提示水潴留)。

支柱2:营养重建——吃对就是治疗

高蛋白低磷黄金搭配:优质蛋白如鸡蛋清(弃蛋黄)、瘦牛肉(水煮去磷),低磷主食如红薯粉丝(磷含量仅为米饭1/3),蔬果选择黄瓜、冬瓜(焯水5分钟去钾70%)。

绝对禁忌:高磷刺客如可乐(磷酸添加剂)、加工肉肠;隐形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番茄酱(1杯橙汁=500mg钾)。

支柱3:血管通路——透析的生命线

动静脉瘘保养术:每日3次食指轻触瘘管处,持续震动消失立即就医。采用“纽扣式”穿刺(固定点位)降低动脉瘤风险。握力球每日挤压300次(维持血流速>400ml/min)。

支柱4:精准用药——药毒一线之隔

必须调整剂量的药物:万古霉素透析后需追加剂量,透析当日停用降压药防低血压,碳酸钙需餐中嚼服(空腹无效)。

三、击破三大致命误区

误区1:“透析后必须卧床”

真相:规律运动提升透析充分性。

康复方案:透析中可进行脚踏车训练,非透析日可选太极、弹力带抗阻。

误区2:“少喝水就能减少透析次数”

灾难性后果:血容量骤降致透析中低血压,高钾血症引发心脏骤停。

正解:严格按干体重控水,透析频率不可擅自更改。

误区3:“透析患者不能旅行”

环球透析指南:

国内游:全国血透中心联网预约。

出国行:腹膜透析患者可托运透析液,血液透析患者提前3个月邮件联系ISN全球透析中心。

准备应急包:高糖注射液、带钾透析液。

四、并发症预警:这些信号必须立即就医

血管通路警报:

瘘管震颤消失+手臂发凉——急性血栓形成

穿刺点搏动性肿块——假性动脉瘤破裂前兆

代谢危象:

手指麻刺感+心率过缓——血钾>6.0mmol/L

骨痛难眠+皮肤瘙痒——钙磷乘积>55mg²/dl²

感染风暴:

腹膜透析液浑浊+腹痛——细菌性腹膜炎

寒战高热+导管红肿——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当透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生命便有了新的维度。尿毒症不是生命的休止符,而是换一种方式与身体对话的起点。每一次精准的超滤,都是向明天注入的希望。

(单位:广元市中心医院,省市:四川省广元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高血压肾病恶化,血液透析如何扭转危局?
2025-07-06 北京科技报
重启生活:血液透析后的全面生活调整策略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做透析前后为什么不能随便吃东西?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拨云见日: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调适之道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