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鼾声如雷说明睡得香”。然而,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打鼾,尤其是伴有呼吸中断的打鼾,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的表现。这一病症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更对身体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潜在威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呼吸障碍性疾病。患者在睡眠时,上气道软组织塌陷、阻塞,导致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通俗来讲,就像是睡眠时气道被“堵住了”,呼吸被迫中断。这种呼吸暂停并非偶尔发生,往往在一夜睡眠中反复出现,每次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十秒不等,严重者甚至可能超过1分钟。睡眠过程中,患者的鼾声往往不均匀,时而高亢,时而突然中断,随后伴随着一声深吸气或呛咳,重新恢复呼吸。
那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医学角度分析,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肥胖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的脂肪堆积在颈部,会使气道变窄,增加气道阻塞的风险;鼻腔、咽喉部的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也会直接导致气道狭窄;此外,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饮酒、服用某些药物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都可能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小觑。从短期来看,患者会因夜间睡眠质量差,出现白天嗜睡、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开车时打瞌睡、工作中频繁出错等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严重后果。
从长期影响来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由于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会导致身体各器官缺氧,尤其是心脏和大脑。长期慢性缺氧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甚至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在神经系统方面,会增加脑卒中(中风)的发生概率,还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进程。此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与糖尿病、内分泌失调、性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相关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时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目前,多导睡眠监测(PSG)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通过在患者睡眠时监测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呼吸气流及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能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及其严重程度。一旦确诊,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对于病情较轻、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可以先尝试改变生活方式,如减肥、戒烟戒酒、侧卧位睡眠、避免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等。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借助医疗手段,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通过面罩将一定压力的空气送入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对于存在鼻腔、咽喉部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解除气道阻塞。
打鼾并非睡得香的标志,很可能是健康亮起的“红灯”。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提高对这一病症的认识,对于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存在频繁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应及时前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早诊断、早治疗,远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带来的健康威胁。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