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急性胰腺炎护理:疼痛缓解与并发症预防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2万

撰文/冯宏超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急危重症,起病急、进展快,轻者表现为胰腺水肿,重者可能发生胰腺坏死、感染,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在临床治疗中,除了药物和手术干预,科学细致的护理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其中,疼痛管理和并发症预防是护理工作的两大核心。本文将系统解析急性胰腺炎护理要点,从疼痛评估到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一份实用的康复指南。

一、疼痛管理:从“忍痛”到“精准缓解”

急性胰腺炎的疼痛常呈刀割样或束带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其机制与胰腺水肿、胰液外渗刺激腹膜有关。疼痛管理需贯穿“评估-干预-再评估”的全流程。

1. 疼痛评估

量化工具:采用数字评分法(NRS)或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每小时记录一次,疼痛评分≥4分需立即干预。

动态监测:注意疼痛性质变化,若转为持续性钝痛,可能提示胰腺坏死或假性囊肿形成。

2. 药物镇痛

首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酮咯酸)联合阿片类药物(如吗啡),需注意吗啡可能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胆道压力。

给药方式:患者禁食时,优先选择静脉或肌注给药;恢复期可改用口服缓释制剂。

副作用防控:阿片类药物需配合缓泻剂,预防便秘;长期使用需监测呼吸频率。

3. 非药物干预

体位管理:取弯腰屈膝侧卧位,减轻腹肌紧张;定期翻身(每2小时1次),预防压疮。

物理疗法: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或热敷,缓解深部疼痛。

心理支持:通过音乐疗法、正念冥想分散注意力,焦虑情绪可能加重疼痛感知。

二、并发症预防:筑牢“三道防线”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涉及全身多个系统,需从局部到全身构建防控体系。

1. 感染防控

无菌操作:腹腔引流管、胃管等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更换敷料时使用含氯己定消毒剂。

抗生素使用:对坏死性胰腺炎,经验性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覆盖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

微生物监测:每周送检引流液培养,若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需启动接触隔离措施。

2. 多器官功能障碍预防

容量管理: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每小时尿量维持在0.5~1ml/kg,避免液体过负荷导致肺水肿。

呼吸支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潮气量≤6ml/kg。

肾脏保护: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血肌酐升高时及时启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3. 胰腺假性囊肿预防

饮食管理:恢复期遵循“低脂-低渣-高蛋白”原则,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胰液分泌。

运动指导: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破裂;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

影像学随访:出院后每月复查腹部超声,若囊肿直径>6cm或持续增大,需介入治疗。

三、特殊场景应对策略

1.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优先选择鼻空肠管,使用短肽类制剂(如百普力),减少胰液分泌。

肠外营养:对肠梗阻患者,采用“全合一”营养液,控制葡萄糖输注速度(<5mg/kg/min)。

2. 血糖管理

胰岛素泵使用:对高血糖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模拟生理分泌,避免血糖波动。

低血糖预警:血糖≤3.9mmol/L时,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20ml。

3. 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纠正“胰腺炎=绝症”的错误认知,通过成功案例增强治疗信心。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减少患者孤独感。

四、结语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疼痛缓解和并发症预防是决定战局的关键。从精准镇痛到多器官功能维护,从无菌操作到心理支持,每一环节都需以科学为指引,以患者为中心。记住:急性胰腺炎不是“不治之症”,通过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治愈。未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急性胰腺炎的护理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曙光。

(单位:固安县中医院,省市:河北省廊坊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饮食与护理:吃什么不吃什么?
2025-02-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