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压力之下藏生机——揭开高压氧舱的治疗奥秘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5万

撰文/郭丽红

高压氧舱在压力与氧气的协同作用下,能够为多种疾病治疗开辟新路径,从急救到慢伤康复,从脑部损伤到潜水病,都展现出独特价值。了解它的治疗奥秘,合理应用,让这个“压力小空间”,成为守护健康的“大力量”,为更多患者带来康复曙光,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医学新技术时,理性认知、科学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

一、高压氧舱的“压力+氧气”基础原理

高压氧舱,简单说就是一个能提供高于常压环境,同时富含高浓度氧气的特殊密闭空间。正常情况下,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气压(约101.3kPa)环境里,呼吸的空气中氧气占21%左右。而在高压氧舱中,气压可达到2~3个大气压甚至更高,同时舱内氧气浓度能提升到80%~100% 。

当人体处于这样的环境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根据气体溶解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打个比方,常压下每100毫升血液里,红细胞能携带约20毫升氧,血浆溶解的氧仅有0.3毫升左右;而在2个大气压的高压氧环境中,血浆溶解氧可达到3毫升,要是3个大气压,能达到6毫升,这就极大提升了血液的携氧能力,为身体缺氧部位送去“及时雨”。

二、高压氧舱能治啥?疾病治疗的多样应用

(一)急救中的“特种兵”——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一氧化碳会和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紧密结合,抢占氧气的“座位”,让血红蛋白没法正常携带氧,导致身体组织缺氧。高压氧舱就是“解药”,它能提高氧分压,让氧和一氧化碳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把一氧化碳“挤出去”,还能加速一氧化碳排出体外,减轻中毒后对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大大降低后遗症发生概率。很多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及时进高压氧舱治疗,能快速苏醒,恢复健康。

(二)伤口愈合的“加速器”——难愈性创面

像糖尿病足、褥疮这些难愈合的伤口,往往因为局部血液循环差、缺氧,让修复细胞“没力气干活”。高压氧舱送来的高浓度氧,能改善伤口局部缺氧环境,刺激血管新生,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就像给伤口愈合“踩油门”。

(三)大脑康复的“营养剂”——脑损伤恢复

遭遇脑卒中、脑外伤后,脑部会出现缺血缺氧区域,神经细胞受损。高压氧舱能增加脑部的氧供应,促进受损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还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于脑卒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能改善肢体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生活。脑外伤患者也是如此,高压氧就像给受伤的大脑“充电”,助力神经功能逐步恢复。

(四)潜水病的“专属解药”

潜水员在深水作业后,若快速上浮,体内溶解的氮气会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引发“潜水病”(减压病)。高压氧舱通过再次加压,让气泡重新溶解,然后缓慢减压,把氮气安全排出体外,缓解关节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是治疗潜水病的“标准操作”。

三、高压氧治疗的“正确打开方式”与注意事项

虽然高压氧舱好处多,但不是随便就能做。治疗前,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情况,比如有严重肺气肿、气胸的人,高压环境可能让肺部问题加重,就不适合;感冒、鼻窦炎患者,鼻腔通气不好,可能影响舱内压力平衡,要等病情好转。

治疗时,患者要严格遵循医护人员指导,进舱前不能带易燃易爆物品,像打火机、发胶啥的,舱内也不能抽烟。在舱里,要配合做调压动作,比如吞咽、捏鼻鼓气,防止气压伤耳朵。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耳鸣、耳胀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一般调整调压就能缓解。

四、别神话也别忽视——理性看待高压氧舱

高压氧舱不是“万能舱”,它是医学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有明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它的治疗效果也和患者病情、治疗时机等有关,早干预、规范治疗,效果才更好。同时,也别因为它有治疗作用,就想着没病去“保健”,健康人没必要常规进高压氧舱,盲目吸氧还可能带来氧中毒等风险,比如出现恶心、呕吐、抽搐等情况。

(单位:魏县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当渐冻症患者用大脑 “点” 开 iPad,我们离 “心灵感应” 有多远?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推荐阅读
高压氧舱治疗对脑损伤患者的康复作用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