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肠道菌群与肿瘤营养:吃对食物也能改变抗癌力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584

撰文/陈霞

肠道菌群不仅参与食物消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甚至在抗癌过程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与肿瘤营养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被揭开,为癌症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全新视角。

1.肠道菌群:人体的“第二基因组”

肠道菌群由细菌、真菌、病毒等构成,基因数量超人体基因100倍,堪称人体的“第二基因组”。它们在肠道内形成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借助代谢产物与人体“交流”,影响营养吸收、免疫调节、代谢平衡等生理过程。正常情况下,菌群多样且稳定,微生物相互制约依存。但高糖高脂饮食、抗生素滥用等现代生活方式,会破坏平衡致菌群失调,进而关联多种疾病,包括癌症。

2.肠道菌群与肿瘤发生的“双向互动”

菌群失调会促进肿瘤生长,失衡时有害菌过度繁殖,产生毒素或促炎物质,损伤肠道黏膜屏障,引发全身炎症,诱导细胞DNA损伤、基因突变,如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患者肠道丰度升高,可破坏细胞、激活促癌通路,某些菌群代谢的次级胆汁酸也可能致癌。同时,肿瘤也会影响菌群,治疗手段会改变肠道环境,肿瘤细胞代谢产物为特定微生物提供生长优势,多种癌症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结构失衡,影响营养、免疫及治疗效果。

3.饮食调控:重塑肠道菌群的“金钥匙”

(1)膳食纤维:菌群的“能量源泉”

膳食纤维是肠道菌群的主要食物来源,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能被有益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乙酸等)。这些短链脂肪酸不仅是肠道上皮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还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多种作用。研究表明,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可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降低促炎菌的丰度。建议每天摄入30克以上的膳食纤维,来源包括全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等。

(2)益生菌与益生元:菌群的“调节剂”

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它们可以直接补充到肠道中,调节菌群平衡。益生元则是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繁殖的物质,如低聚果糖、菊粉等,它们为益生菌提供“养料”,间接改善菌群结构。临床试验显示,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可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引起的肠道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菌株的作用效果差异较大,应遵医嘱使用。

(3)多酚类物质:菌群的“抗癌助手”

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茶、葡萄、蓝莓、黑巧克力等,它们本身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同时还能被肠道菌群代谢转化为更具生物活性的物质。研究发现,多酚类物质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例如,绿茶中的茶多酚能促进有益菌生长,减少有害菌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降低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每天饮用1~2杯绿茶,或适量食用富含多酚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发挥其抗癌作用。

(4)限制促炎饮食:保护菌群的“防火墙”

高糖、高脂、高盐饮食以及加工肉类等不仅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还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炎症反应,增加癌症发生风险。这些食物会使肠道中促炎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形成有利于肿瘤生长的微环境。因此,应尽量减少精制糖、动物脂肪、腌制食品的摄入,避免长期食用加工肉类如培根、香肠等。取而代之的是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

4.肠道菌群与肿瘤治疗

基于肠道菌群与肿瘤的紧密联系,科学家正探索通过调节菌群改善肿瘤治疗。在免疫治疗方面,肠道菌群多样且有益菌丰度高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响应率更高、不良反应更少。目前,粪菌移植等调节菌群提高免疫疗效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化放疗会破坏菌群引发不良反应,而饮食调控或微生态制剂可减轻这些反应,如化疗期补充膳食纤维能增加有益菌、降低腹泻率,某些益生菌还能增强化疗药抗癌效果。

(单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省市:四川省成都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肠道菌群失调为何会引发骨关节炎?​
2025-05-27 科技日报
温胆益智汤: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与肠道菌群的新希望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肠道菌群失衡,你的“消化小工厂”出了问题!
2024-12-02 北京科技报
肠道菌群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2015-12-22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