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万符君
血压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了解如何正确监测血压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庭血压监测,通过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我们可以有效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提前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然而,很多人虽然定期测量血压,但却常常忽视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甚至影响到后续的治疗决策。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小贴士,帮助你掌握正确的血压监测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家庭血压监测的第一步是选择一款合适的血压计。市场上常见的血压计大致分为两种:手动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手动血压计被认为是准确性较高的选择,但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普通家庭使用起来较为困难。电子血压计则操作简单,适合家庭使用。在选择血压计时,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做决策。
1.上臂式vs手腕式: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一般较为精准,适合家庭使用。手腕式血压计因为手腕的血管较小,易受体位影响,准确度稍逊。
2.测量范围:确保血压计的测量范围适合家中每个成员。
3.易读性:选择显示清晰、数字大且显示屏可读性强的血压计,这样更容易查看测量结果,减少误差。
二、正确的测量姿势
虽然电子血压计让测量变得更加简单,但许多人在操作时却忽略了姿势问题。其实,正确的姿势对于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1.坐姿:坐下测量时,确保背部靠着椅背,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不要交叉双腿,因为交叉的双腿会影响血流,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放松身体:保持身体放松,避免情绪波动和剧烈活动。紧张、焦虑或者刚做完运动后立即测量血压,都会导致结果偏高。
3.手臂位置:将测量的手臂放置在与心脏平行的位置上。可以将手臂放在桌面上,确保手臂自然放松,不要用力。
4.手臂暴露:在测量时,确保手臂暴露,无碍血液流通。如果穿着长袖衣服,最好将衣袖卷起,确保袖子不影响测量。
三、测量时间和频率
1.时间选择:每天同一时间测量血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理想的测量时间是清晨起床后,且在进食和服药前测量。早晨的血压比较平稳,适合进行标准化测量。而在晚上或下午,人的血压常常处于波动状态,因此结果可能会不准确。
2.测量频率:大多数家庭用户每次测量2~3次,间隔1分钟,最后取平均值作为血压的参考。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建议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尤其是在医生建议的时间段。
3.注意测量间隔:不要立即开始测量血压,测量前应先静坐5分钟左右,待身体和情绪平稳后再进行测量。
四、如何读取血压数据
血压计显示的通常是两个数字,分别是收缩压(上压)和舒张压(下压)。例如,“120/80 mmHg”中的“120”代表收缩压,“80”代表舒张压。如何正确理解这些数据是每个家庭监测者需要掌握的技能。
1.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推动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舒张压则是指心脏放松时,血管壁的压力。正常的血压范围通常是收缩压低于120mmHg,舒张压低于80mmHg。
2.高血压判断:如果收缩压大于等于13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0mmHg,则可能需要考虑高血压的可能,建议进一步就医确认。
3.血压的波动: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运动、情绪、饮食等,因此在测量时要尽量保持环境一致。若发现血压有较大波动,可以记录下来,并与医生沟通,进一步分析病因。
五、定期咨询医生
家庭血压监测虽能帮助我们日常掌握健康状况,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专业的医疗检查。尤其是对于已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听从医生的指导,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是维护血压健康的关键。
通过定期的家庭血压监测,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血压变化,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希望通过以上小贴士,你能更科学地监测血压,保持健康,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