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任丽坤
放疗作为癌症治疗领域的“隐形手术刀”,以其精准、高效的特点,为癌症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放疗的神奇力量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什么是放疗?看不见的“射线军团”如何作战
放疗,即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γ射线、质子束、重离子束等)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或直接死亡的治疗手段。这些射线如同看不见的“子弹”,穿透人体组织直达肿瘤部位,精准摧毁癌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其作用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破坏癌细胞的DNA双链,使其无法修复;二是通过电离辐射产生自由基,间接损伤癌细胞的遗传物质。
放疗有哪些“武器装备”
随着技术发展,放疗的“武器库”日益丰富:
1.普通放疗:传统的二维放疗,通过X射线从固定角度照射肿瘤,适用于早期简单肿瘤,但对正常组织的保护能力较弱。
2.三维适形放疗(3D-CRT):根据肿瘤的形状调整射线束,使其尽可能贴合肿瘤轮廓,减少对周围组织的照射剂量。
3.调强放疗(IMRT):在三维适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调节射线束的强度,实现对肿瘤的“剂量雕刻”,在提高肿瘤照射剂量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关键器官。
4.图像引导放疗(IGRT):借助CT、MRI等影像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肿瘤位置和形状变化,确保射线始终精准对准目标。
5.质子重离子治疗:被称为放疗领域的“顶配武器”。质子和重离子进入人体后,在特定深度释放能量,形成“布拉格峰”,可在杀灭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肿瘤前方和后方正常组织的损伤,尤其适合治疗靠近重要器官的肿瘤,如脑部、眼部、前列腺等部位的癌症。
放疗适用于哪些癌症
放疗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部分癌症甚至可通过放疗实现根治:
头颈部肿瘤:如鼻咽癌、喉癌、口腔癌等,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放疗成为首选或重要的治疗手段,治愈率较高。
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患者常通过放疗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疗也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控制肿瘤生长。
腹部肿瘤:肝癌、胰腺癌等可采用放疗联合其他治疗方式,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放疗,能降低肿瘤分期,提高保肛概率。
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放疗可用于局部病变的控制,与化疗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姑息治疗: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放疗可缓解骨转移疼痛、压迫症状,减轻肿瘤导致的出血、梗阻等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放疗有副作用吗?如何应对
尽管放疗是“隐形手术刀”,但射线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引发副作用,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反应:照射区域皮肤发红、瘙痒、脱皮,严重时可能出现溃疡。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暴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皮肤保护剂。
疲劳:放疗可能导致患者感到乏力、疲倦,通常在治疗结束后逐渐缓解,建议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可通过调整饮食(少食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使用止吐药物缓解。
其他:根据照射部位不同,还可能出现口干、咽痛、放射性肺炎、膀胱炎等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已显著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积极与医生沟通,及时反馈不适症状,配合医生完成治疗。
放疗与其他治疗如何“联合作战”
在癌症治疗中,放疗很少“单打独斗”,常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联合使用:
术前放疗: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性。
术后放疗:消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同步放化疗:利用放疗和化疗的协同作用,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常用于中晚期癌症治疗。
放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通过精准阻断癌细胞生长信号或激活免疫系统,进一步提高疗效。
(单位:邯郸市第二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