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接种疫苗后发热、起疹正常吗?专业解读常见反应与应对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9万

撰文/程双

疫苗的工作原理,是将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病原体的一部分(如蛋白质、多糖)注入人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当身体识别到这些“模拟敌人”时,会启动免疫应答,就像进行一场“军事演习”。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局部红肿、起疹等反应,这正是免疫系统活跃的表现,通常意味着疫苗正在发挥作用。根据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机制,疫苗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一般反应最为常见,多为轻微、短暂的不适;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出现需高度重视。

常见一般反应:无需过度紧张的“小插曲”

1.发热

发热是疫苗接种后最常见的反应之一,多发生在接种后6~24小时,体温一般不超过38.5℃,持续1~2天可自行消退 。这是因为疫苗刺激免疫系统释放细胞因子,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也可使用退热贴。

补充水分:鼓励孩子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脱水。

密切观察:每2~3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

2.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也是常见现象,多见于注射类疫苗。这是疫苗刺激局部组织引发的炎症反应,一般在1~3天内逐渐减轻。处理方法如下:

保持清洁:避免接种部位沾水,防止感染;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冷敷缓解:接种后24小时内,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在红肿部位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减轻肿胀和疼痛。

避免按压:切勿揉搓、挤压硬结,以免加重炎症。

3.皮疹

少数人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皮疹,表现为散在的红色斑丘疹,伴有轻微瘙痒,通常在接种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1~3天可自行消退。护理方式如下:

避免抓挠:修剪指甲,或戴上手套,防止抓破皮疹引发感染。

保持皮肤干爽:穿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出汗后及时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轻度瘙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若瘙痒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异常反应:需警惕的罕见情况

异常反应发生率极低(如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百万分之一),但一旦出现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

严重过敏反应:接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嘴唇发紫、全身荨麻疹、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症状,可能是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往医院抢救。

神经系统反应:如接种后出现持续高热惊厥、抽搐、昏迷,或肢体麻木、无力等,可能与神经系统受损有关,需紧急诊断治疗。

其他严重反应:如接种部位化脓、皮疹融合成片且持续不消退、黄疸等,也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出现反应后,还能继续接种疫苗吗

一般反应消退后,通常可正常接种后续疫苗;若出现异常反应,需经医生评估,判断是否对特定疫苗成分过敏,或调整接种计划。例如,对鸡蛋严重过敏者,需避免接种含鸡胚细胞的疫苗(如流感疫苗);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儿童,后续接种前需进行过敏筛查。

预防严重反应的关键:接种前做好评估

如实告知健康状况:接种前主动向医生说明过敏史、疾病史(如癫痫、免疫缺陷病)、近期用药情况等,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严格遵循接种禁忌:处于发热、急性疾病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未控制阶段的儿童,需暂缓接种。

留观30分钟:接种后务必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急性过敏反应并处理。

接种疫苗后出现轻微反应,是免疫系统与“模拟敌人”战斗的信号,多数情况下无需过度担忧。但我们需学会区分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科学护理、及时就医,才能让疫苗更好地发挥保护作用。记住,疫苗依然是预防传染病最可靠的手段,理性应对反应,才能为我们的健康筑牢防线。

(单位:大名县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健康科普:儿童接种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2024-12-23 北京科技报
破伤风的“潜伏期”揭秘:为什么不及时接种疫苗后果严重?
2024-12-23 北京科技报
媒体称婴儿接种疫苗后死亡,真相到底是什么?
2015-11-30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