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B超提示肝硬化,患者却没症状?早筛的重要性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526

撰文/彭雪亮

“体检做了个B超,医生说疑似肝硬化,可我一点症状也没有啊。”“肝区不痛、不黄疸、不乏力,这怎么会是肝硬化?”“是不是医生搞错了?是不是机器问题?”这是不少人在体检后面对“B超提示肝硬化”时的第一反应。没有症状就等于没病?不痛不痒就可以忽略?其实,这恰恰是肝脏疾病的隐蔽之处,肝硬化早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但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就可能是不可逆的进展。

什么是肝硬化?它真的那么“硬”吗

肝硬化是肝脏受到长期损伤后,出现弥漫性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紊乱,逐渐被结节和瘢痕组织取代的一种慢性病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肝细胞反复受伤、修复失败,最后形成“硬结”,影响肝脏正常功能。肝硬化并非“一夜之间”的结果。它往往经历了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的一系列进程,是一种“悄无声息”的病变。

为什么B超能提示肝硬化

腹部B超是最常见、最基础的肝脏筛查方式。虽然不能直接“看到”病理变化,但可以通过肝脏的回声模式、形态变化、边缘状况、脾脏大小、门静脉情况等间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硬化迹象。

B超提示肝硬化,常见表现包括肝脏包膜不光滑,有结节样改变;肝实质回声增强,呈“粗大颗粒状”;肝右叶缩小,肝左叶代偿性增大;脾脏增大,门静脉增粗、血流改变;腹腔可见少量积液。

没有症状就不严重吗

肝脏素有“沉默器官”之称,它没有痛觉神经,即使出现损伤也不会立刻发出信号。肝硬化尤其如此,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肝硬化为肝脏还有足够的功能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大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极易被忽视;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黄疸、腹水、出血倾向、食管胃静脉曲张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发展为肝性脑病或肝癌。

肝硬化是怎么一步步形成的

肝硬化并不是某一个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各种慢性肝损害长期积累的结果。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长期大量饮酒,酒精性肝病若不干预,极易发展为肝硬化;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进展为硬化;药物或毒物性肝损伤如长期使用某些中草药、肝毒性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遗传代谢病等也可能引发肝纤维化及硬化。这些因素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肝细胞不断受损、修复失败,逐步纤维化,演变为肝硬化。

为什么“早筛”如此重要

及早识别病因:如发现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可及时抗病毒治疗,阻止肝损害进展;

评估肝脏功能:通过影像学、血液指标、肝纤维化评分判断肝损程度;

监测高危人群:如肝炎患者、长期酗酒者、肥胖和糖尿病人群,均应定期做B超和肝功能检查;

尽早启动治疗:肝硬化早期仍有机会通过干预延缓甚至逆转部分病变;

预防并发症和肝癌:肝硬化是肝癌的高危背景,早筛有助于提前发现癌变迹象,提高治愈率。

哪些人群该特别重视肝脏早筛

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有脂肪肝、代谢综合征(高血脂、糖尿病、肥胖)者;长期饮酒(男性日饮酒超40g,女性超20g)者;有肝病家族史或肝癌家族史;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或草药者;年龄在40岁以上、生活作息不规律者。肝脏疾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成本低、风险可控,一旦进入晚期,不仅治疗复杂,花费巨大,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面对“B超提示肝硬化”,应该怎么办

如果B超报告提示“肝硬化表现”或“疑似肝硬化”,不必惊慌,也不要掉以轻心。正确的处理步骤是复查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如ALT、AST、GGT、ALP、白蛋白、胆红素、凝血功能等;评估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检测、酒精使用史、代谢病评估;进一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做肝硬度弹性成像或CT、MRI;遵医嘱决定是否需要肝穿刺,判断病理变化;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戒酒、降脂、减重、保肝护肝等综合干预。

肝硬化并不是“到晚期才出现”的,而是在不经意中悄然发展的。体检报告的提示可能是你身体发出的早期预警,越早筛查,越早干预,越有机会逆转病程、延长健康寿命。别等症状出现才关注肝脏健康,别等“痛得受不了”才后悔没早筛。B超上的那句“提示”,也许正是你保护肝脏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省市:河南省郑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警惕!“沉默的杀手”——肝硬化
2025-03-18 北京科技报
肝硬化患者为何要限盐?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肝硬化患者护理重点:饮食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复查要点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超声在诊断肝硬化中的关键作用全解析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