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靖
每当感冒来袭,面对药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感冒药,很多人都会陷入“选择困难症”。头痛、流涕、咳嗽、发热……不同症状让人难受不已,随意买药可能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会带来用药风险。其实,感冒药的选择大有讲究,根据具体症状精准用药,才能事半功倍。
一、认识感冒症状与药物成分
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症状多样,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咽痛、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不同成分对应不同症状。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能解热镇痛;盐酸伪麻黄碱可减轻鼻黏膜充血,缓解鼻塞;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能抑制组胺释放,缓解流涕、打喷嚏;右美沙芬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愈创甘油醚能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了解这些成分,是正确选药的基础。
二、流涕、鼻塞:缓解鼻黏膜充血
流涕、鼻塞是感冒最常见的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和睡眠。此时,可选择含盐酸伪麻黄碱的药物,如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它能选择性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充血肿胀,缓解鼻塞。但要注意,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伪麻黄碱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若不想使用含伪麻黄碱的药物,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也是不错的选择。它通过清洗鼻腔,冲走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保持鼻黏膜湿润,缓解鼻塞、流涕,且安全性高,适合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
三、咳嗽:区分类型用药
咳嗽症状需区分有无痰液,对症用药。无痰干咳时,可选用含右美沙芬的药物,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片、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 。右美沙芬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成瘾性,是目前常用的中枢性镇咳药。若咳嗽伴有大量痰液,则需使用祛痰药。含愈创甘油醚的药物,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使其易于咳出;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也有良好的祛痰效果。避免单独使用强力镇咳药,否则会抑制痰液排出,加重病情。
四、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解热镇痛
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让人浑身乏力,这时需要含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成分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如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不仅能解热镇痛,还有抗炎作用,适用于症状较重者,如芬必得。使用这类药物时,要严格按剂量服用,不可超量。对乙酰氨基酚每日用量不超过2克,布洛芬成人用量为每次0.3~0.6克,每4~6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2.4克。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肝损伤等严重后果。
五、咽痛:局部用药与全身治疗结合
轻微咽痛可使用含片缓解,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通过局部作用消炎止痛。若咽痛严重,伴有吞咽困难,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同时,可配合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双黄连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减轻咽部症状。
六、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感冒用药需谨慎,应选择儿童专用剂型,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用量。例如,儿童常用的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都有明确的年龄和剂量说明。避免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以防剂量不准确引发不良反应。
孕妇、哺乳期女性感冒后,用药更要小心。尽量优先选择物理方法缓解症状,如退热时采用温水擦浴。如需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婴儿影响小的药物。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用药前需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减退的老人,要注意药物剂量调整,防止药物蓄积中毒。
感冒用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据流涕、咳嗽、发热等不同症状,精准选择药物,同时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才能让感冒药发挥最大功效,帮助我们早日战胜感冒。如果用药后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规范治疗。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