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酮症酸中毒?做好这3件事很关键
2025-02-2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095

撰文/李昊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多,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对于糖尿病患者以及家属而言,了解酮症酸中毒相关知识尤为重要。本文就为大家深入介绍一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其预防措施,希望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状况。

一、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您了解多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出现糖代谢异常,脂肪分解加速情况,从而会产生大量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等酮体,聚积于体内会引起血液pH值下降,从而导致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主要有感染、应激、药物中断或减量、饮食不当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症状较为多样,轻度患者可能仅有血糖升高、尿酮体阳性以及轻度脱水等症状;重度患者则可能出现呼吸深快(酮味呼吸)、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甚至是昏迷情况。为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了上述危险症状,就要立即就医,防止延误治疗。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酮症酸中毒:做好这3件事很关键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预防关键,是在于日常管理,以下这几点是糖尿病患者必须重视的措施:

1.规律用药,定期监测

规律用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不可以随意中断或减量。其中,胰岛素的使用是调节血糖的关键,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替代疗法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手段。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虽然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获得一定的控糖效果,但在患者的病情进展或应激状态之下,还是需要使用药物进行降糖治疗。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也是糖尿病患者预防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手段,此类患者需要自备血糖仪,每日多次监测血糖,并结合血糖水平来调整饮食及药物剂量;可以使用尿酮体试纸来检测尿液中的酮体含量,如果检测结果呈现尿酮体阳性,就需要迅速就医。

2.合理饮食,避免极端

均衡饮食:此类患者要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日常生活中需要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患者需尽量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薯类和豆类等都可以,防止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蛋白质与脂肪的摄入也需要适量,以便维持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

避免极端饮食:极端节食或是暴饮暴食也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原因,因为节食可能会导致热量摄入不足,身体被迫分解脂肪来提供能量,进而产生酮体。而暴饮暴食可能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加重胰岛负担,从而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而此类患者需要保持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3.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糖尿病患者坚持做适量的运动,对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以及维持心血管健康均有益。建议大家依据自身兴趣来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像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都可以,每周至少要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切记,在运动前后需要监测血糖水平,防止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在外出运动时,要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避免发生低血糖。

增强体质:糖尿病患者需增强体质,以提升身体的抵抗力与应激能力,有助于降低感染等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建议大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尽量减少烟酒摄入,保持良好的心态。此外,患者还应定期体检,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而言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在其预防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患者通过做好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这三件关键事情,可以有效地降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警惕,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疑似症状,就要立即就医,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护理:补液观察、血糖监测与酸碱平衡管理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