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尤馨平
疫苗接种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措施,但很多人在接种前后常常感到不安或疑虑。了解接种前后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方法,能让每个人更加科学、安心地进行疫苗接种。本文将从护士的专业角度出发,为大家科普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帮助大家在接种过程中保持冷静,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疫苗保护。
疫苗接种前的准备工作与注意事项在接种疫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接种疫苗前,最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个人健康信息,特别是近期的病史、过敏史以及是否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某些慢性病患者(如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需要特别的接种方案或延迟接种。因此,接种前的健康评估是确保疫苗接种安全和效果的基础。如果近期有发热、感冒或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应暂时推迟接种,等身体恢复后再进行。
接种疫苗前的饮食和休息也需要格外注意。为了确保接种过程的顺利,接种当天最好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疲劳。此外,接种当天应保持正常饮食,避免过饥或过饱,过度饮酒或食用油腻食物,这些都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如果感到紧张或焦虑,可以进行深呼吸或适当的放松训练,帮助自己保持平静,减少接种时的不适。
穿着方便接种的衣物也很重要。接种疫苗时需要暴露出上臂部位,因此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复杂的衣服或紧身衣物。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并避免因穿脱不便而增加不必要的焦虑。确保接种点清洁、卫生,并配备适当的医疗设施,也是保护自己免受交叉感染的关键步骤。
二、疫苗接种后的反应与应急处理方法
接种疫苗后,常见的反应通常是轻微的,且大部分反应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最常见的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或硬块,轻微的发热、疲劳、头痛等。这些反应通常是正常的免疫反应,表示身体正在产生对抗疾病的免疫力。接种后出现轻度的不适,不必过于担心,但要注意观察自身的状况。如果症状持续超过几天或出现其他不适,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处理。
个别接种者可能会出现较为罕见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胸闷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特别是在接种后30分钟内,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接种点通常会为接种者提供一个观察期,以确保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可以及时应对,因此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应留在接种点观察,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发生。若接种后出现不适或轻微副作用,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例如,接种部位的疼痛可以通过冷敷缓解,轻度发热可以服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来控制体温。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特别是在儿童接种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带来不良反应。饮食上,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高。
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大多是暂时的且自限性的,通过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大部分人能够平稳度过这一时期。只有少数接种者可能会经历较为严重的反应,因此了解并遵循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接种效果的最大化。如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确保安全。
结语
通过科学的疫苗接种前后准备和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接种前的健康评估、合理的饮食休息、适当的衣物选择,都有助于顺利接种;而接种后的常见反应通常是轻微的,通过自我护理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应对潜在的副作用。了解并遵循这些科学的接种指南,不仅能增强个人免疫力,还能为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保持冷静、理性接种,每个人都能在疫苗接种中获得更好的保护。
(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