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赵悦
颅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导致患者陷入昏迷状态。昏迷期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后续的康复进程。在昏迷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同时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本文将详细介绍颅脑外伤患者昏迷期的观察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
一、昏迷期的观察要点
1. 生命体征监测
呼吸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颅脑外伤患者常因脑干受损或呼吸道阻塞而出现呼吸异常,如呼吸减慢、不规则呼吸或呼吸暂停等。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异常,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心率与血压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注意有无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血压异常波动。这些变化可能提示颅内出血、脑水肿或心血管系统受损。
体温监测:颅脑外伤患者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导致高热或低体温。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体温,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患者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2. 神经系统评估
瞳孔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瞳孔变化是判断颅内病变的重要指标,如一侧瞳孔散大可能提示脑疝形成。
意识状态评估: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方法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意识状态的恶化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要及时处理。
肢体活动观察:注意观察患者肢体的活动情况和肌力变化。肢体瘫痪或肌力减弱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受损。
3. 其他观察要点
呕吐物与排泄物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如有咖啡色呕吐物或血便等,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或颅底骨折。
皮肤状况观察: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注意有无压疮、瘀斑或出血点等。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发生压疮,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翻身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为患者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窒息。对于昏迷较深的患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以改善通气。
加强口腔护理:定期为患者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翻身拍背: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痰液淤积在肺部。
2. 预防尿路感染
导尿管护理:对于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防止尿路感染。
膀胱冲洗:定期进行膀胱冲洗,保持膀胱清洁。
鼓励自主排尿: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拔除导尿管,鼓励患者自主排尿。
3. 预防深静脉血栓
肢体活动: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如关节屈伸、肌肉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使用弹力袜: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弹力袜或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物理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对于深静脉血栓高风险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4. 预防压疮
定期翻身:定期为患者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使用减压垫:在患者骨隆突处使用减压垫或气垫床,减轻压力。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汗液和尿液浸渍皮肤。
5. 预防消化道出血
饮食管理:对于昏迷患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药物预防: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预防消化道出血。
观察排泄物:密切观察患者的排泄物,如有血便等,应及时处理。
三、小结
颅脑外伤患者昏迷期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精心的照料,可以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