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仁菊
脑出血对患者的身体危害极大,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变化,并进行合理的生活调适,尤其要保证饮食科学合理,从而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此外,已患脑出血的患者应重视居家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照护,以促进其身体康复。
一、日常卧床护理
脑出血患者在恢复后期易出现多种并发症,部分患者甚至可能发生瘫痪,导致需要长时间卧床。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便秘问题。因此,需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建议增加低脂肪、高热量且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此外,还需合理为患者补充水分,防止脱水情况发生。家属应鼓励患者多饮水,这不仅能有效预防脱水,还有助于预防感染。若患者出现尿液浑浊且伴有发热症状,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需及时就医治疗。
在护理方面,家属应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协助其翻身,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避免肌肉萎缩。为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引发褥疮,可使用海绵垫或软枕保护患者的骨隆突处,并每隔2 - 3小时为其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避免推、拖、拉等动作,以防损伤皮肤。同时,要确保床铺干燥清洁,定时用温水为患者擦澡和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按摩和拍打
患者需保持合理的体位,一般可让其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下肢膝关节略微屈曲,使其足部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朝向正上方,上肢前臂则保持半屈曲状态。患者家属要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为患者按摩四肢,每次按摩时长为10~15分钟。这样做有助于促进患者静脉血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家属还需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拍背时,要合理控制力度和节奏。若患者出现咳黄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具体而言,家属每天应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4~6次。操作时,将五指微微弯曲呈半环状,轻拍患者背部,每次拍背时间约为10分钟。
三、心理护理
多数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失望、悲观等负面情绪。因此,家属要在心理上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体贴,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地安慰他们,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与此同时,家属要努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针对患者的种种疑虑,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说明,从而消除患者内心的疑惑,缓解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脑出血患者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不良情绪往往与过度焦虑、紧张以及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为了避免患者因瘫痪在床而产生悲观、忧郁等消极情绪,家属需要多鼓励患者,用恰当、温暖的话语安慰他们,帮助患者驱散悲观情绪,引导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四、保持充足休息
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至关重要。通常需采取卧床休息的方式,同时适当垫高患者头部,角度控制在20度左右为宜。在调整头部位置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时,动作务必轻柔缓慢,这样有助于稳定血压,预防因血压波动加重病情。脑出血患者需要静养恢复,家属和护理人员要为其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减少外界噪音干扰。此外,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应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避免言语刺激;护理过程中也要展现出足够的耐心,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与关怀。
五、饮食护理
在脑出血患者居家护理期间,要格外重视饮食护理。为加强对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应指导其合理食用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例如枸杞、芹菜等,通过科学饮食有效调节血压,维持血压水平稳定。在日常饮食安排上,要多为患者补充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尤其要注重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这样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作者单位:上海市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