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邓佳碧
说到近视矫正,很多人想到的是“打激光”。但在眼科,有一种激光治疗并不是为了让你看得更清楚,而是为了挽救你的视网膜、保住你仅有的视力。这就是视网膜光凝术。作为眼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视网膜光凝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裂孔、黄斑水肿等多种严重眼底疾病的治疗。它不仅能阻止病情恶化,还能有效延缓甚至预防失明的发生,被誉为“点亮视网膜的激光手术”。
什么是视网膜光凝术
视网膜光凝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能量精准地烧灼视网膜病变区域,以达到治疗眼底疾病目的的微创手术方式。它通过将高能量的激光精准照射到眼底病灶,促使病变组织凝固、封闭、止血、减少渗漏,保护视网膜结构和功能。这项技术最早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今已发展成熟,成为治疗多种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简而言之,视网膜光凝术就像是“在视网膜上精确打补丁”,它并不是要取代视网膜功能,而是封住漏洞、防止进一步损伤。
它是如何“发挥神奇力量”的
视网膜光凝术之所以被称为“神奇”,就在于它能在微观层面精准修复眼底病变。激光照射在视网膜病灶区域,会形成微小的烧灼点,达到多重治疗效果。它能封闭异常的新生血管,防止出血;减少血管渗漏,缓解黄斑水肿;还可通过减少无灌注区,优化视网膜的氧气供应;对于视网膜裂孔,激光能封闭裂隙,防止玻璃体液渗入,降低视网膜脱离风险;同时还能通过围绕病变区“打激光围栏”的方式,遏制病情扩散。
哪些眼底疾病适合做视网膜光凝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光凝术可封闭无灌注区,抑制新生血管生长,减少出血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风险。
视网膜静脉阻塞:如黄斑水肿、缺血型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等,激光可封闭渗漏区和缺血区。
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对存在裂孔或格子状变性的高风险人群,预防性激光光凝可“围栏”病变,防止视网膜脱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出现异常新生血管时,可使用激光封闭病灶区域,避免严重视力损伤。
特发性黄斑水肿或其他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在医生评估下,也可使用激光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过程是怎样的?会不会很痛
术前需先充分散瞳,便于医生观察和定位病灶;随后滴用表面麻醉眼药水,通常无明显疼痛。治疗时,医生通过眼底镜引导激光仪器对病灶进行定点照射,每次激光仅持续几毫秒,整个过程约10~30分钟。术后稍作休息即可回家,当天避免剧烈运动和强光。多数人只会感觉轻微刺痛或灼热感,整体可耐受;如光斑较多或黄斑区涉及,可分次完成治疗。
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恢复视力吗
视网膜光凝术的主要作用是稳定病情、防止进一步恶化,而不是“立即让视力变好”。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显著降低视力严重下降和失明的风险;对于黄斑水肿,联合抗VEGF治疗效果更佳;对于视网膜裂孔,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对于静脉阻塞引起的缺血,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光凝术通常不会使已经受损的视力恢复,但能保住现有视力,对部分患者来说,这已经是最关键的胜利。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后1~2天内避免用眼过度,外出佩戴墨镜防强光刺激;按时复查,评估治疗效果;按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缓解不适;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或长时间低头;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也需持续控制,以巩固治疗效果、保护视力。
视网膜光凝术的局限与风险
虽然光凝术安全性高,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不能逆转已有视力损伤;黄斑区病变慎用激光,否则可能影响中心视力;个别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眼前黑影、闪光感等;长期重复光凝有可能引发视野缺损或暗适应能力下降。因此,是否适合光凝治疗,应由专业眼科医生综合判断,切勿自行决定或延误治疗。
视网膜光凝术虽然只是“打几束光”,却可能挽救你宝贵的视力。它不是魔法,但它是现代医学给予眼底疾病患者的一道希望之光。糖尿病、静脉阻塞等高风险人群要做的不是等失明来临,而是尽早筛查、及早干预。而视网膜光凝术,就是那把帮助医生“先下手为强”的利器。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