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告别心慌气短!中西医结合应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好方法
2025-05-12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5万

撰文/林红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脏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一种常见的心脏相关症状却并非器质性心脏病,而由心理因素所引发的,这就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也称被之为心脏神经症或心脏功能性障碍,以心慌、气短、胸痛、乏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但经检查心脏又无器质性病变,它虽不致命,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很多人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缺乏正确了解,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相关知识,并探讨如何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来应对这一病症。

一、心脏神经官能症介绍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因较为复杂,它涉及心理、社会、生理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在心理因素方面,焦虑、抑郁、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均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症状;在社会因素方面,工作环境、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社会压力也可能成为重要的诱因;在生理因素方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失调等,也可能会引发心脏神经官能症。

2.临床表现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主要症状有心慌、气短、胸痛、乏力、头晕、失眠、多梦等;以上这些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能是同时出现,多数呈现出阵发性或持续性,且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虽与心脏病相似,但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等心脏检查,往往又不存在器质性病变。

3.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其情绪状态、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同时会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以此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器质性心脏病进行鉴别。

二、中西医结合如何应对心脏神经官能症

1.中医治疗

中医角度里,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心悸”“胸痹”等范畴,其发生与情志内伤、脏腑失调、气血失和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应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及舌脉表现,为其采用中药内服、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1)中药内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其选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等中药方剂,如逍遥散、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等,用以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

(2)针灸治疗:通过针灸疗法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常选用的穴位有心俞、神门、内关、足三里等,可以通过针刺或艾灸等方法,有效缓解心慌、气短等症状。

(3)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改善睡眠质量。比较常用手法包括按揉、点按、搓擦等,并以心经、心包经、任脉等经络为主。

2.西医治疗

西医方面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

(1)心理治疗: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助于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

(2)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镇静剂、抗抑郁药、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依赖性。

(3)生活方式调整:平时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坚持做适量运动,可以通过散步、瑜伽等来增强体质,缓解压力;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以暴饮暴食,要尽量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

3.中西医结合治疗

为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提高整体疗效。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再结合西医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更加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总而言之,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器质性心脏病,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予以有效治疗。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治疗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医生的共同努力。患者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