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从运动到康复:如何通过适当的运动预防慢性疾病?
2024-12-02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486

撰文/庞晓敏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而忽视了运动,甚至认为运动只适合年轻人,或只有生病后才需要重视健康。但实际上,适当的运动不仅对年轻人有益,对预防和康复慢性疾病同样重要。通过合理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健康,还能有效预防多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运动对慢性疾病的预防效果

增强心血管健康: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脏泵血能力,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长时间坚持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有效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调节血糖和体重:运动能帮助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帮助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减少体重,减轻胰腺负担,降低药物依赖。

改善骨骼和关节健康:规律的运动能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对于老年人和关节炎患者,适量的运动还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耐力。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适度的运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帮助抵御感染和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在流感季节或其他传染病流行时,运动能够增强身体的防御能力。

缓解压力与焦虑:运动可以促进体内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一种天然的“快乐激素”,能有效缓解焦虑、压力和抑郁,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运动的类型

有氧运动:如走路、跑步、骑行、游泳等,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体重。健康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改善骨骼健康,降低骨质疏松风险。建议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每次包括2~3组不同的动作。

柔韧性和协调性训练:瑜伽、普拉提和拉伸等柔韧性训练能改善平衡和灵活性,预防跌倒和骨折,特别适合老年人或关节病患者。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有助于防止跌倒,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腿站立、走直线等。建议每周进行2~3次,尤其适合有运动损伤史的人群或老年人群体。

如何在慢性疾病康复过程中进行运动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通过有氧运动能显著降低血压,改善血管弹性。适合的运动包括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强度应逐步增加,避免剧烈运动引起血压波动。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建议结合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有氧运动可以控制血糖,而力量训练则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新陈代谢。

关节炎:关节炎患者可以通过运动增强关节灵活性,减轻疼痛,提高运动能力。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行、太极等非常适合,同时,力量训练对于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心脏健康,增强心脏的泵血功能。但要避免过度运动,运动强度应根据个人的心脏状况逐渐增加。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肺部功能,增强呼吸肌的力量。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肺活量,减轻喘息症状。

如何开始运动,保持动力

设定合理的目标:开始运动时,不必追求过高的目标。可以从每周3次、每次20~30分钟的轻度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确保运动量与身体的适应能力相符。

选择适合的运动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能够增加运动的乐趣并提高坚持的动力。如果不喜欢跑步,可以选择游泳、骑行、健身操等。

逐步增加运动量:初学者可以从低强度的运动开始,如快走、骑行等,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关注身体的反馈:在运动过程中,注意身体的信号。如果感到不适或出现疼痛,应及时停止运动,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保持运动习惯: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运动,形成社交圈,增加动力和乐趣。

运动不仅是预防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部分。规律运动能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延缓衰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个人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科学运动计划,促进康复。总之,运动是通向健康的关键,今天的坚持,成就明天的健康。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35部图书获资金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5年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名单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推荐阅读
每天该走多少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这样走路才健康→
2025-05-12 央视新闻客户端
抓住黄金期,儿童这样运动最能蹿个子!
2025-05-04 北京日报客户端
KNOTIFY 北京首家 ATHLETICS 运动主题店铺登陆三里屯太古里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GNC联合京东健康、京东运动,共助2025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圆满举行
2025-04-16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