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镇胜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逐渐恶化的疾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在疾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被发现。它常被称为“沉默的隐形杀手”,因为患者常常忽视了早期的症状,直到病情严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根据统计,慢性肾脏病的患者人数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而很多人甚至在患病的初期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因此,应及早发现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延缓病情的进展。
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积极进行体检。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讲解应该如何做好慢性肾脏病的防治。
1. 规范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饮食是影响肾脏健康的重要因素。高盐、高脂、高蛋白的饮食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要尽量保持饮食的均衡。首先,减少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过量的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加重肾脏的负担。其次,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虽然蛋白质对身体非常重要,但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尤其是动物蛋白。可以选择适量的植物蛋白,同时避免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减少肥胖和高血脂的风险。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水分有助于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但不能过量饮水,尤其是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饮水量,避免水肿等问题。
2. 控制血糖,防止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当,容易出现肾脏损害,进而引发慢性肾脏病。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防治慢性肾脏病至关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按时服药,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至关重要。应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对肾脏的直接伤害。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合理饮食、定期监测血糖、使用降糖药物等。饮食中应尽量减少高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精细加工的白米、白面等,而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蔬菜等。
3. 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病变
如果有高血压的风险,必须及时监测血压,成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除了药物控制血压,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减少盐的摄入、保持适度的运动、保持理想体重等。
4.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问题
对于有肾脏病高风险的群体,如有糖尿病、高血压、家族肾病史等,建议每年进行肾功能检查。常见的肾功能检测包括血肌酐、尿蛋白、尿液分析等指标。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肾脏功能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出现一些典型的肾脏病症状,如浮肿、尿量变化、腰痛等,也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5. 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行等,可以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减少肥胖,从而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分散在3至5天进行是理想的。超重和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而这些疾病又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诱因。要进行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降低肾脏病的发生风险。
6. 避免滥用药物,保护肾脏
某些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肾脏功能损害。例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抗生素如果长期滥用,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因此,服用药物时,最好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如果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应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
总而言之,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可以预防避免或延缓的疾病,应重点控制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管理好血糖和血压,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健康的身体是最宝贵的财富,做好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工作,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拥有更长久的健康。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