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宋彦丽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它们在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恶性肿瘤,其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
一、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常见原因
1. 炎症反应
某些炎症性疾病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慢性胃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可能会导致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等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
2. 良性疾病
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怀孕、肝炎、肝硬化等情况可能导致甲胎蛋白(AFP)升高。此外,慢性肺部疾病、肾功能不全等也可能引起肿瘤标志物异常。
3. 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例如,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其含量明显升高可能提示肝癌的存在。同样,癌胚抗原(CEA)在多种肿瘤中可能升高,包括胃肠道癌症、乳腺癌和肺癌。
4. 肿瘤复发或转移
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例如,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定期检查中若发现糖类抗原15-3(CA15-3)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5. 检测误差
检测过程中的误差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因此,单次检测结果升高不一定意味着病理变化,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二、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
1. 单次检测结果升高
如果肿瘤标志物仅轻度升高,且无其他临床症状或影像学异常,可能不需要过度担心。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趋势。
2. 显著升高或持续升高
如果肿瘤标志物显著高于正常范围,或呈现动态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这可能提示体内存在某种病理变化,如肿瘤的生长、复发或转移。此时,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3. 结合临床表现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例如,患者若出现体重下降、持续咳嗽、消化不良等症状,且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应考虑进一步检查。
三、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 AFP(甲胎蛋白):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特别是在肝细胞癌中,AFP的升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此外,AFP的升高还可见于生殖腺胚胎肿瘤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2. CEA(癌胚抗原):广泛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CEA的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或复发。
3. CA125(癌抗原125):主要用于卵巢癌的诊断和监测,其升高还可见于宫颈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
4. CA19-9(糖链抗原199):在胰腺癌、肝胆和胃肠道疾病中可明显升高,是目前诊断胰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
5. 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后的建议
1. 定期复查
如果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趋势。动态监测比单次检测更有临床意义。
2. 进一步检查
对于显著升高或持续升高的肿瘤标志物,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3. 咨询专业医生
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后,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避免过度焦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4.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有助于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总之,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恶性肿瘤,但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才能更好地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