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如何正确采集血液样本?科学采血让检验结果更可靠
2025-01-2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762

撰文/刘常艳‌

血液检测是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但很多人不知道:‌采血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据统计,约60%的检验误差源于样本采集不当。本文为您详解科学采血的“全流程攻略”。

‌一、采血前的准备:细节决定成败‌

‌1.空腹要求‌

血糖、血脂、肝功能等检测需空腹8~12小时(可少量饮水),但空腹超过16小时会导致肌酐、尿酸等指标异常升高。

‌特殊注意‌:婴幼儿空腹不超过4小时,糖尿病患者需随身携带食物,采血后立即进食。

‌2.药物影响‌

维生素C补充剂可能干扰血糖、尿酸的检测;抗生素使用后48小时内不宜做细菌培养。

‌正确做法‌:提前3天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保健品)。

‌3.身体状态‌

剧烈运动后立即采血,肌酸激酶(CK)可能升高10倍;焦虑情绪会使皮质醇水平上升20%。

‌黄金法则‌:采血前静坐15分钟,保持手臂自然下垂。

‌二、采血过程的关键步骤‌

1.‌体位选择‌

站立位比卧位采血的总蛋白浓度高10%,检测电解质时应保持同一体位。

‌特殊需求‌:凝血功能检测必须采用坐位采血。

‌2.穿刺部位消毒‌

75%酒精消毒需待干30秒再进针,残留酒精会引发溶血(导致血钾假性升高)。

‌重要提醒‌:切勿用手触摸已消毒的皮肤区域。

3.‌止血带使用‌

绑扎时间超过1分钟,钾离子浓度上升0.2mmol/L;超过3分钟可使乳酸升高3倍。

‌规范操作‌: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全程不超过1分钟。

4.‌采血管顺序‌

先采集血培养管→蓝帽凝血管→其他抗凝管→最后采集黄帽促凝管(国际CLSI标准)。

‌易错警示‌:如果先抽抗凝管,针头残留的肝素可能干扰凝血检测。

‌三、采血后的科学处理‌

‌标本摇匀:‌蓝帽凝血管需轻柔颠倒混匀5次,紫帽EDTA管需混匀8次,剧烈摇晃会导致血小板激活。

‌典型错误‌:直接上下甩动试管可能使红细胞破裂。

‌保存与运输:‌血糖样本在25℃环境下每小时下降5%~7%,需在1小时内送检。血氨检测必须冰浴运送,延迟2小时会使结果升高50%。

‌冷链原则‌:夏季使用专用生物冰袋,避免阳光直射。

‌四、常见问题答疑‌

‌1.“为什么有时要抽多管血?”‌

不同颜色采血管添加的抗凝剂各异:‌紫色管,血常规(EDTA抗凝);‌绿色管,生化检测(肝素抗凝);‌黑色管,血沉检测(枸橼酸钠特定比例)。

‌2.“采血后淤青怎么办?”‌

按压不当是主因,正确方法: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非皮肤进针处);肘关节保持伸直,按压5分钟(服用抗凝药者需10分钟);24小时后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3.“晕针可以预防吗?”‌

平卧位采血可减少70%的晕厥发生率;含糖饮品(如蜂蜜水)能在10分钟内提升血糖,缓解紧张性低血糖。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采血‌

优先选择足跟(<6个月)或手指(>6个月),需使用专用微量采血管(仅需0.5ml血液)。

2.‌老年患者‌

血管硬化者可采用37℃热敷5分钟,使血管充盈度提高30%;长期输液者避免在输液侧肢体采血。

3.‌血液病患者‌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压时间需延长至15分钟;血友病患者建议使用23G细针头,减少组织损伤。

‌六、采血禁忌与例外情况

以下情况需暂缓采血:‌手臂同一部位24小时内反复穿刺超过3次,可能引发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脱水或休克时,血液浓缩会导致血红蛋白假性升高。

‌特殊检测的额外要求:‌激素检测(如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需在早晨8—10点采血,避免昼夜节律干扰;血脂检测前3天需避免高脂饮食(如油炸食品),甘油三酯水平可能虚高20%。

七、‌结语

规范采血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更需要受检者的积极配合。从清晨空腹到标本送检,每个环节都关乎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记住:当采血管贴上标签的那一刻,您已为疾病诊断提供了最真实的数据密码!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沂河新区梅家埠街道卫生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