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温念线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跌倒不只是一种小事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本文将为大家讲解如何通过简单易行的健康教育策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预防跌倒,减少因跌倒带来的伤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重症患者跌倒风险因素
(一)生理因素
(1)体力虚弱,行动不便:长期卧床或病情虚弱患者,肌肉力量下降,甚至连基本翻身都可能感到吃力,导致平衡能力差,跌倒的风险增加。
(2)意识不清,反应慢:许多重症患者因为药物或病情的影响,常常会出现意识模糊、迷迷糊糊的状态,尤其是晚上。这也增加了跌倒发生的概率。
(3)身体活动受限:有些重症患者四肢功能受到限制,如手脚麻木、关节受损,活动的自由度极其有限。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想动一动,也是难上加难。
(二)环境因素
(1)病房环境“没做好”:有时候病房地面湿滑、床头灯光暗淡、床周围的物品堆积凌乱,都会给患者造成意外跌倒。
(2)医疗设备的干扰:重症患者常常需要接入各种医疗设备,如输液管、氧气管、呼吸机等,这些医疗设备占用空间,还容易被患者无意间拉扯,导致意外跌倒。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会导致患者镇静、嗜睡,甚至影响神经反应能力,如果患者未能充分感知到身体的变化,站立时就可能失去平衡,轻则摔倒,重则受伤。
(四)护理管理因素
有些患者在急需帮助时,可能没有得到及时的护理支持,如果护理人员疏忽,或是未能评估到患者的跌倒风险,就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二、重症患者跌倒预防的健康教育策略
针对重症患者的跌倒风险,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策略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防范意识,减少因不当行为引起的跌倒。
(一)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1)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重症患者应知道自己有跌倒的风险,因此要时刻保持警觉,患者可以学习一些基础的安全知识,比如如何正确使用呼叫铃、在床上如何改变体位、起身时要缓慢等。
(2)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重症患者需要定期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可以提醒患者在活动之前先与护理人员沟通,避免突然站起来导致的头晕。
(3)注重饮食与休息:充足的营养和睡眠是预防跌倒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恢复体力、提高体能非常关键。
(二)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家属不仅是患者的重要支持者,也是跌倒预防的一大关键,教育家属如何提供帮助,如何创造安全的家庭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1)帮助患者安全活动:家属可以协助患者起床、走动,尤其是在患者身体较弱时,工作人员教授家属如何正确扶持患者,确保患者稳定。
(2)优化环境:家属可以确保患者病房环境安全、无障碍,清理地面杂物、增加床头照明,让患者在夜间活动时更加安全。
(3)增加沟通与支持:家属要和护理团队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反映患者的变化,协助制订最合适的护理计划。
(三)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
医务人员在预防跌倒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做好患者的护理评估,如何加强团队协作,都是关键。
(1)全面评估患者的跌倒风险: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详细评估,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包括如何识别跌倒风险、如何正确使用辅助工具、如何处理突发跌倒事故等。
三、重症患者跌倒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环境管理
(1)改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干燥、整洁,及时清理地面水渍,确保病房内灯光充足,方便患者活动时查看周围环境。
(2)安装防护设施:如安装床栏、扶手等设施,帮助患者避免跌倒,同时可以在患者床周围设置软垫,减轻跌倒时的伤害。
(3)使用辅助工具:如助步器、轮椅等,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顺利移动,减少摔倒的可能性。
(二)定期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措施。定期检查患者的肌力、活动范围,确保患者具备足够的力量支持日常活动。
总之,重症患者的跌倒预防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工程,不仅仅依靠环境管理与护理措施,还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认知、意识。通过实施科学有效跌倒预防策略,可以显著减少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