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史利梅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代谢异常致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虽普遍且多为生理性,但对新手父母而言仍引焦虑。本文详解新生儿黄疸知识,助家长更好理解和应对这一现象,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一、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出现晚、消退快、症状轻)和病理性(出现早、进展快、持续久、症状重)。原因多样,包括胆红素生成过多、母乳因素、溶血、感染及先天性胆道闭锁等,需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与表现
新生儿黄疸症状主要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程度因黄疸类型而异。尿液颜色加深,由淡黄色变为深黄或浓茶色。部分患儿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样,提示胆汁排泄障碍。这些症状有助于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及潜在病因。
三、新生儿黄疸的检查与诊断
当家长发现宝宝出现黄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新生儿黄疸的检查与诊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肉眼观察
医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宝宝皮肤、黏膜和巩膜的颜色,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黄疸以及黄疸的严重程度。
2. 抽血化验
抽血化验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是确定黄疸类型和程度比较准确的方法。如果胆红素水平超出正常范围,可以判断宝宝存在黄疸。
3. 抗人球蛋白试验
如果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液中的抗体相互作用导致红细胞破坏,可能会引起溶血性黄疸。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有助于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排除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
4. 肝功能检查
胆红素主要是由肝脏分泌和代谢的,所以当肝脏功能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胆红素分泌过多或代谢障碍引起黄疸。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排除肝功能异常引起的黄疸。
5.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观察胆汁流动情况,帮助排除肝脏疾病或胆道疾病引起的黄疸。
四、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和随访、光疗、换血疗法、药物治疗以及营养支持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宝宝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1. 观察和随访
对于轻度的新生儿黄疸,医生通常会建议观察和随访。家长需要定期监测宝宝的黄疸程度和体重变化,确保宝宝的喂养正常,排尿和排便情况良好。如果黄疸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嗜睡、拒奶等,需及时就医。
2. 光疗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适用于中度至重度黄疸。通过特殊的蓝光照射,能够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光疗通常在医院进行,宝宝需要裸露身体(避免眼睛受到光线刺激),医护人员会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以确保治疗效果。光疗一般安全且副作用较少,但需要注意保持宝宝的体温和水分。
3. 换血疗法
对于严重的新生儿黄疸,尤其是胆红素水平极高或出现中毒症状时,可能需要进行换血疗法。这是一种通过输血来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的治疗方法。换血疗法通常在医院进行,由专业的医疗团队操作,风险相对较高,但在必要时可以有效预防胆红素中毒对宝宝的影响。
4.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药物来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例如,某些药物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或改善肝脏功能。药物治疗通常不是首选方案,更多是作为其他治疗方法的补充。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病因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5. 营养支持
新生儿的营养支持在黄疸的治疗中也非常重要。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母乳或配方奶,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胆红素的排泄。对于早产儿或体重不足的婴儿,可能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以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力。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喂养方案。
五、新生儿黄疸的预防
预防新生儿黄疸可从四方面入手:尽早母乳喂养促排便,适量日光照射助代谢,保持清洁防感染,加强孕期产前检查。对Rh阴性孕妇,流产或分娩Rh阳性胎儿后应注射免疫球蛋白,以降低新生儿黄疸风险。
六、结语
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家长不必过于慌张和焦虑,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宝宝通常能够很快恢复健康。同时,通过加强孕期和产前检查、尽早母乳喂养、适量日光照射以及预防感染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人民医院)